English
加入收藏
邮箱登录
首页
协会概况
会长致辞
协会简介
章程
现任常务理事会
现任副秘书长
理事单位
历任会长
机构介绍
重要新闻
会长活动
友协新闻
地方动态
友城查询
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中文(简)
中文(繁)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记住用户名
安全登录
登录
重置
首页
友协新闻
友协新闻
“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和斯里兰卡”摄影展杭州站成功开幕
12月20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杭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斯里兰卡-中国协会共同主办的“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和斯里兰卡”摄影展杭州站在杭州图书馆开幕。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华、杭州市友协专职副秘书长邬莲平、斯里兰卡驻上海总领事拉克士塔·若特纳亚克及我会文化交流部周建平处长、杭州图书馆馆长应晖出席开幕式。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华在致辞中讲到,参展作品凝结了两国摄影家在互访、采风中的汗水和智慧,也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眼睛了解了对方国家的人文、历史、自然和城市风貌。马可波罗曾经盛赞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他相信,通过摄影交流等艺术形式,杭州将搭建更好的中外交流和友谊的桥梁,让更多人领略杭州的魅力。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华致辞 我会文化交流部周建平处长宣读了李小林会长的贺词。贺词中说到,建交60年来,中斯两国在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基础上砥砺前行。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后,我会将继续同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各国人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为中外人民友好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我会文化交流部周建平处长宣读小林会长贺词 斯里兰卡驻上海总领事拉克士塔·若特纳亚克在致辞中讲到,中斯两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交往历史,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中国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赴斯里兰卡从事商业贸易。如今,面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斯里兰卡积极响应并参与其中。他认为中斯两国在佛教等文化领域有很多共通之处,今后,两国在人文、旅游、贸易等各领域的联系一定会更近紧密。 斯里兰卡驻上海总领事拉克士塔·若特纳亚克致辞 “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和斯里兰卡”摄影展于2016年开始策划,2017年5月正式启动。两国分别互派摄影家到对方国家采风,随后提交摄影作品。经过精心挑选,100余幅作品被选入摄影作品集并先后在山西平遥和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进行展览。此次杭州摄影展是该摄影交流项目的收官之作。 与会嘉宾参观摄影展
2017-12-20
查看详情
“中国企业家南极环保倡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12月19日,“中国企业家南极环保倡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我会礼堂举行,100名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共同向广大民营企业家发起倡议,践行“绿色、环境、能源、责任”的环保行动,共同守护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我会李小林会长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胡德平,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阿沛˙晋源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黄小祥、北京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协会会长宋巍等出席启动仪式。 李小林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我会作为从事民间外交事业的全国性人民团体,有责任、有义务、并有强烈意愿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给全世界。这也是我们举办“中国企业家南极环保倡议书”系列活动的初衷。希望活动能号召更多企业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新方法的执行,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通过落实具体措施,让天更蓝、水更清,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政府在《巴黎协定》会议上对世界庄严承诺,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由我会主办,环境保护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大成企业研究院、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等协办,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中国民商杂志、北京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协会承办。该倡议还将邀请企业家代表赴南极,开展慰问长城站、宣读倡议书等宣传活动。
2017-12-19
查看详情
胡春梅副巡视员会见阿塞拜疆驻华大使杰纳利
2017年12月18日,欧亚工作部副巡视员胡春梅应约会见了阿塞拜疆驻华大使阿克拉姆·杰纳利。 杰纳利大使首先转达了不久前应我会邀请来华访问的盖达尔·阿利耶夫基金会执行主席阿拉克巴罗夫对李小林会长和宋敬武副会长的感谢信和新年问候及阿利耶夫基金会致李小林会长的邀请函,随后双方共同探讨了2018年度合作等事宜。
2017-12-18
查看详情
第六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办
2017年12月18日,我会与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主办,成都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协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南亚人文交流——第六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在四川成都开幕。我会文化交流部季伟副主任,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徐玖平教授、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和巴基斯坦驻成都代总领事纳威德·博哈利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季伟副主任在开幕式致辞 季伟副主任宣读李小林会长贺词,贺词中说,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源远流长,连接区域内人民的丝绸之路是世界古代友好交流史上的典范。在新时期,“一带一路”的区域共建计划,赋予了人民友谊更多时代内涵。民心相通是国家友好的重要基础;人文交流则是促进民心相通,增进人民友谊的最好纽带。我会积极与南亚各国人民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做中国和南亚各国友好关系的建设者。 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在开幕式致辞 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在致辞中说,中尼自古以来地理相接,历史相同,文化相联,文化连接是两国政治、经济与人文交往的支柱;尼泊尔与中国在许多国际平台上携手与共,是好邻居、真朋友、好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尼中关系将在合作中提升到历史性的新高度。 与会专家学者在论坛发表演讲 本次论坛的议题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南亚人文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南亚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中国-南亚教育传媒合作和中国-南亚文化宗教交流三个板块展开研讨。来自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印度国际文化学院、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尼泊尔亚洲研究中心、尼泊尔旅游局、尼泊尔通讯社、孟加拉孟中友好协会、阿富汗卡布尔大学、上海社科院、西藏民族大学、山东大学、云南社科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西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西安外国语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省文联、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环球时报等智库代表、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等70多人出席会议。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国内外多家南亚学术机构共同创办的国际合作平台,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和南亚国家的文化交往和学术交流。此前已分别在北京、新德里、成都和深圳成功举办了5届论坛。 季伟副主任向尼泊尔大使赠送我会新年挂历 尼泊尔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喀布尔大学校长哈米杜拉·法罗其、印度中央邦政府高等教育部教授舒明经接受网易专访 网易专访传送门:https://c.m.163.com/news/a/D5URE83704268F03.html?spss=newsapp&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7-12-18
查看详情
林怡副会长率团访问喀麦隆
应喀麦隆国民议会喀中友好小组邀请,林怡副会长率团于12月13日至17日访喀。 林怡副会长在喀麦隆中国人民友好合作协会成立仪式致辞 在喀期间,林副会长出席了喀麦隆中国人民友好合作协会成立仪式,代表我会与喀方签署两会合作备忘录并向其捐赠1万美元用以开展中喀友好活动。 喀国民议会议长卡瓦耶,副议长达图奥,旅游和娱乐国务部长贝洛,经济、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长莫塔泽,中小企业、社会经济和手工业部长洛朗,对外关系部负责与英联邦合作事务的部长级代表恩古特,雅温得市长吉尔贝尔,喀市镇联合会副主席阿科阿分别会见林怡一行,就推动中喀民间、地方政府、青年、慈善等领域的合作交换意见。驻喀使馆临时代办孙伟陪同参加上述活动。 我会与喀中人民友好合作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考察了会议大厦、雅温得体育馆和雅温得机场快速路工程,就中资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属地化管理以及民间组织如何协助中方援建项目顺利实施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我会向喀中人民友好合作协会赠送1万美元 我会向喀中人民友好合作协会赠送书法作品 会见喀国民议会议长卡瓦耶 会见对外关系部部长级代表恩古特 林怡副会长接受喀媒体采访
2017-12-17
查看详情
马凯副总理与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共同出席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招待会
12月16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英国驻华大使馆在北京共同举办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招待会。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出席并致辞。
2017-12-16
查看详情
户思社副会长出席2017第六届《中华之光》颁奖典礼
12月15日,由我会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17第六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举办。户思社副会长作为颁奖嘉宾出席本次活动。获奖者来自世界五大洲,共评选出十个获奖个人和一个获奖集体及两个特别贡献奖。我会推荐的旅日华人陈建中和比利时丽娜与安娜姐妹分别获得“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和特别贡献奖。 《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作为一项大型文化公益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届,该活动以国际化为立足点,旨在表彰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国内各界知名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扩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广度和速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一年一度的评选活动受到海内外观众和各界的好评,我会是第五次参与主办该活动。 嘉宾与《中华之光》年度获奖人物合影 户思社副会长为比利时丽娜与安娜姐妹颁奖 旅日华人陈建中获奖
2017-12-15
查看详情
2017“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12月15日,我会在北京大学举办2017“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活动。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我会及北大校方代表,阿拉伯国家驻华副使团长、约旦驻华大使叶海亚·卡拉莱,巴勒斯坦驻华大使法里兹·马赫达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政策顾问马克·范登布加德,以及中外各方代表约150人出席活动。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讲话 巴勒斯坦驻华大使法里兹·马赫达维讲话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政策顾问马克·范登布加德讲话 阿拉伯国家驻华副使团长、约旦驻华大使叶海亚·卡拉莱讲话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讲话
2017-12-15
查看详情
宋敬武副会长出席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
1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金砖国家交通类大学校长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本届论坛以“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为主题,旨在深化中俄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增进民间友好交往开启新的篇章、做出新的贡献。 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俄罗斯联邦国家铁路局全权代表莫库洛夫·葛奥尔基·弗拉基米诺维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杜航伟,中国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校长潘尼契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长安大学党委书记杜向民分别致辞。 宋敬武副会长致辞 宋敬武副会长在致辞时指出,2014年,首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功举办,成立了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搭建起了中俄两国交通大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三年来,论坛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中俄两国政府、科研、教育和企业等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大力支持。两国交通类高校间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从互派留学生到校际合作,再到中俄高铁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实施,在人文、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宋敬武副会长表示,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国正在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本届论坛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等教育合作,高度契合中俄两国战略需求,也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倡议、深化“金砖五国”合作的实际举措。相信与会的中外交通类高校会借此机会,充分探讨、调研,为深化两国交通领域合作、增进民间友谊书写新的篇章、作出新的贡献。全国对外友协、中俄友协也将继续充分利用民间外交的优势,与中外高校通力合作,不断丰富论坛内涵,深化各方务实合作,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莫库洛夫·葛奥尔基·弗拉基米诺维奇宣读了俄议长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的贺信 俄罗斯联邦国家铁路局全权代表莫库洛夫·葛奥尔基·弗拉基米诺维奇宣读了俄罗斯联邦议长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的贺信并致辞。在贺信中,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代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热烈欢迎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系列活动的全体与会人员。她表示,中俄两国在培养交通领域高级专业人才方面的合作是当前重要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实现。在此次论坛中,与会人员将探讨两国高校间科研学术交流、师生培训、双学位项目开展及重要文化项目的合作,得益于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的高效工作机制,此次论坛还吸引了一批金砖国家大学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前来参会,高校间的合作为推动国际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相信这次论坛必将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并作为中俄社会生活及科研事业的大事件被铭记。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杜航伟致辞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杜航伟代表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致辞,并谈到对论坛的期许:“我希望借助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这个平台,陕西能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搭建更多国际合作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不断提升合作办学水平,携手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活力,作出新贡献。” 长安大学党委书记杜向民在致辞中表示,高等学校在推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国际合作、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肩负着特殊使命。作为论坛承办方,长安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构想,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参与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攻克了多项重大科研难题,取得了大量高水平创新成果。他强调,本届论坛在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的基础上,扩展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金砖国家交通类高校,旨在构建更为广泛、更加多元,更有深度、更加持久的合作共赢关系,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揭牌仪式 此次论坛发表了《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西安宣言》。《宣言》呼吁中俄交通类院校互尊互敬、互学互鉴,主动对接两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继续深化成员间校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成立”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力争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共建、国际和区域性重大工程项目联合攻关、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组织各类活动,不断丰富联盟合作内涵及形式,保持联盟合作的可持续与稳定,勠力前行,共同推动中俄交通教育事业繁荣和发展。 此次论坛成立的“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旨在搭建中俄两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力争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共建、国际和区域性重大工程项目联合攻关、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组织各类活动,不断丰富联盟合作内涵及形式,保持联盟合作的可持续与稳定,勠力前行,共同推动中俄交通教育事业繁荣和发展。 研讨会环节 此次论坛,俄罗斯联邦26所院校代表,巴西、印度、南非、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11所高校代表,我国65所院校代表、13家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出席开幕式。
2017-12-15
查看详情
庆祝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45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2017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45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出席招待会。 谢元副会长在招待会上致辞 中澳建交45周年招待会
2017-12-14
查看详情
首页
241
242
243
244
245
末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