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友协新闻
宋敬武副会长出席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
宋敬武副会长出席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
时间:2017-12-15      供稿单位 :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      打印
字号:

1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金砖国家交通类大学校长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本届论坛以“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为主题,旨在深化中俄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增进民间友好交往开启新的篇章、做出新的贡献。

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俄罗斯联邦国家铁路局全权代表莫库洛夫·葛奥尔基·弗拉基米诺维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杜航伟,中国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校长潘尼契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长安大学党委书记杜向民分别致辞。

宋敬武副会长致辞

宋敬武副会长在致辞时指出,2014年,首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功举办,成立了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搭建起了中俄两国交通大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三年来,论坛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中俄两国政府、科研、教育和企业等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大力支持。两国交通类高校间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从互派留学生到校际合作,再到中俄高铁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实施,在人文、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宋敬武副会长表示,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国正在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本届论坛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等教育合作,高度契合中俄两国战略需求,也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倡议、深化“金砖五国”合作的实际举措。相信与会的中外交通类高校会借此机会,充分探讨、调研,为深化两国交通领域合作、增进民间友谊书写新的篇章、作出新的贡献。全国对外友协、中俄友协也将继续充分利用民间外交的优势,与中外高校通力合作,不断丰富论坛内涵,深化各方务实合作,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莫库洛夫·葛奥尔基·弗拉基米诺维奇宣读了俄议长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的贺信

俄罗斯联邦国家铁路局全权代表莫库洛夫·葛奥尔基·弗拉基米诺维奇宣读了俄罗斯联邦议长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的贺信并致辞。在贺信中,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代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热烈欢迎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系列活动的全体与会人员。她表示,中俄两国在培养交通领域高级专业人才方面的合作是当前重要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实现。在此次论坛中,与会人员将探讨两国高校间科研学术交流、师生培训、双学位项目开展及重要文化项目的合作,得益于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的高效工作机制,此次论坛还吸引了一批金砖国家大学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前来参会,高校间的合作为推动国际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相信这次论坛必将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并作为中俄社会生活及科研事业的大事件被铭记。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杜航伟致辞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杜航伟代表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致辞,并谈到对论坛的期许:“我希望借助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这个平台,陕西能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搭建更多国际合作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不断提升合作办学水平,携手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活力,作出新贡献。”

长安大学党委书记杜向民在致辞中表示,高等学校在推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国际合作、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肩负着特殊使命。作为论坛承办方,长安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构想,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参与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攻克了多项重大科研难题,取得了大量高水平创新成果。他强调,本届论坛在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的基础上,扩展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金砖国家交通类高校,旨在构建更为广泛、更加多元,更有深度、更加持久的合作共赢关系,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揭牌仪式

此次论坛发表了《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西安宣言》。《宣言》呼吁中俄交通类院校互尊互敬、互学互鉴,主动对接两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继续深化成员间校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成立”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力争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共建、国际和区域性重大工程项目联合攻关、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组织各类活动,不断丰富联盟合作内涵及形式,保持联盟合作的可持续与稳定,勠力前行,共同推动中俄交通教育事业繁荣和发展。

此次论坛成立的“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旨在搭建中俄两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力争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共建、国际和区域性重大工程项目联合攻关、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组织各类活动,不断丰富联盟合作内涵及形式,保持联盟合作的可持续与稳定,勠力前行,共同推动中俄交通教育事业繁荣和发展。 

研讨会环节

此次论坛,俄罗斯联邦26所院校代表,巴西、印度、南非、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11所高校代表,我国65所院校代表、13家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