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友协新闻
友协新闻
中俄友协陈元会长会见并宴请俄中友协主席梅津采夫
2018年9月3日晚,中俄友协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在京会见并宴请了应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邀请来华访问的俄中友协主席、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梅津采夫夫妇一行。 陈元会长欢迎梅津采夫主席来华访问,简要介绍了中俄友协近期的工作情况和规划,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工作建议。梅津采夫主席感谢陈元会长拨冗会见以及中俄友协对其一行在京访问给予的积极协助。双方就两国经贸、金融、人文、民间和地方合作等领域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并达成积极共识。 全国对外友协宋敬武副会长、欧亚部沈昕主任以及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出席会见。 从左至右:梅津采夫主席、陈元会长、杰尼索夫大使 陈磊  摄
2018-09-03
查看详情
庆祝圣马力诺中国友好协会成立30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9月3日,我会在京举办庆祝圣马力诺中国友好协会成立三十周年招待会。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宋敬武,圣马力诺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圣马力诺前执政官泰伦齐及中圣来宾近百人出席活动。 宋敬武副会长在致辞指出,圣中协会自成立以来,在泰伦齐主席的领导下,一直积极推动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在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泰伦齐主席表示,圣中友协成立30年来,始终与全国对外友协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促成了一系列中圣友好交流合作项目的落实。 招待会上,宋敬武副会长和泰伦齐主席共同为庆祝圣马力诺中国友好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封揭幕。 央视、光明网等媒体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全国对外友协宋敬武副会长致辞 圣中友协泰伦齐主席致辞 宋敬武副会长和泰伦齐主席共同为庆祝圣中友协成立30周年纪念封揭幕 出席招待会人员合影留念 宋敬武副会长接受媒体采访 圣马力诺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泰伦齐接受媒体采访 王培霖   摄
2018-09-03
查看详情
林怡副会长出席中国—赞比亚工商论坛
9月2日,林怡副会长出席中国-赞比亚工商论坛并在论坛上致辞。 林怡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赞比亚作为非洲大陆上重要而有影响力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开展对非友好工作的重点国家。我会以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合作为抓手,开展了互访、对话、表彰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赞友好项目,不断增进和夯实中赞人民传统友谊。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之际,我们相信在习近平主席和伦古总统的引领下,在中赞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赞关系将迎来更大发展,民间友谊之花也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中国-赞比亚工商论坛由赞比亚驻华使馆主办,中国有色集团协办。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赞比亚商贸工部部长亚卢马、赞比亚驻中国大使奇贝萨孔达、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李保东、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李杰等中赞各界人士出席论坛。 林怡副会长在论坛上致辞 林怡副会长与赞比亚总统伦古 刘宏敏 摄
2018-09-02
查看详情
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第三站:丝路驿站·古艺—对话敦煌
2018年9月1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第三站:丝路驿站·古艺——对话敦煌在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举办。 代表团经过5天日夜兼程,驱车行进,在9月1日下午3点半,首先来到了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和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分别就“敦煌文化艺术与丝绸之路”和“从敦煌壁画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代表团对话交流。 紧接着,代表团一行走进了气势恢宏且引人深思的《又见敦煌》,一个厚重的画外音震撼着每一个走进敦煌的人,“这里是敦煌!一个千年丝路文明互鉴的结晶。”代表团在认识敦煌,在感受饱经沧桑的丝路历史,在感悟世代传承的丝路精神。人类无数个“瞬间”都已沉默在了大漠之下,但唯独“丝路精神”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在传承,在前行…… 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古马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哲学博士生,他激动地说:“敦煌实在是太美了!没想到在敦煌佛像里竟然能看到了我自己国家佛像的影子!我希望未来尼泊尔学者多多与敦煌学者交流。”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迪丽娜,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博士生,当她看到张院长讲义图片上有来自康国的胡乐旋舞图时更是兴奋不已,“康国是康居国,也是哈萨克的祖先,我们国家到现在还有康居这个部落。来到敦煌,古代丝绸之路咽喉重地,令人震撼。敦煌一直在中西交通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古族部落的生活起居,种种原因的世代迁徙,形成了伟大的丝绸之路。2000年后,丝路重生,当我们再次走在这条古路上,在感叹先民智慧与才华时,也切实体会到了‘一带一路’带给我们的合作与交往机遇。我希望将来做丝路研究,特别是敦煌与哈萨克古丝路研究。” 为什么在荒凉的大漠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敦煌文化艺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用自己近30年研究的经历和成果告诉大家,这一切与古丝绸之路息息相关。正是由于敦煌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位置,使它不仅成为东西方贸易重要的中转站,更成为宗教与文化的交汇处。 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敦煌再次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加强敦煌文化的传播交流,有助于唤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记忆,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也为加强各大文明对话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于8月28日在北京启动,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波兰、捷克、法国、荷兰等7国9个驿站,以商贸洽谈、青年论坛、文化展示、体育交流等多种形式,旨在推动经贸互通,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丝路驿站·古艺——对话敦煌是该活动的第三站。 摄
2018-09-01
查看详情
户思社副会长出席“遇见中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中国文化展”闭幕展
嘉宾合影(户思社(右四)、匡湧(右三)、卢奇志(右二)、萨尔瓦多·巴巴罗(左二)) 9月1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下简称全国对外友协)、莱法州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总局和德国—中国友好协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遇见中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中国文化展”闭幕展“中华水塔—三江源”和“鲁迅的文学之路”联展在马克思故乡特里尔市开幕。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户思社、青海省副省长匡湧、绍兴市政协主席魏伟、中国驻法兰克福副总领事卢奇志、德国莱法州科学教育文化部国务秘书萨尔瓦多·巴巴罗、特里尔市副市长爱尔维拉·格拉波斯、莱法州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总局局长托马斯·梅茨、德中友协联合会主席库尔特·卡斯特及中德各界友好人士200余人出席开幕式。 户思社副会长致辞 户思社副会长说,作为本次系列中国文化展的压轴之作,今天开幕的两场主题文化展,将着重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这其中既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原生态,也有影响了中国的现代文学泰斗。过去的3个月里,来自中国江西、北京、山东、保山、成都等5省市的主题文化展已相继在此展出,为德国朋友们多角度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增设了渠道,也为中德地方人文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搭建了平台。 户思社副会长强调,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国的兴趣也与日俱增,我们相信,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她的文化开始,文化交流是不同国家民众间了解彼此,沟通心灵的最好桥梁。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一如既往重视中德人文交流,愿意与德各界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做更多、更积极的工作。 匡湧表示,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们受邀参加由德国莱法州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总局举办的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为三江源国家公园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意义非常重大。 魏伟说,文化是人类所共有的财富,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们举办本次展览活动,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的德国朋友认识鲁迅,了解绍兴,也欢迎更多的德国朋友来绍兴旅游。 卢奇志强调,此次“遇见中国”系列中国文化展前后历时4个月,吸引到了众多德国民众前来观看,极大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和地区特色的了解,是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良好平台。 巴巴罗国务秘书表示,中德双方重视文化交流,文化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历史背景的人们沟通最好的渠道,文化交流可以带来和平,让一个城市有了历史的积淀。 格拉波斯副市长表示,今天展出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其生态保护工作不仅是对中国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情。 绍兴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舞蹈《钗头凤》表演 中德嘉宾与演员合影 在当天活动现场,具有绍兴特色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舞蹈《钗头凤》、民乐《越王剑》和绍剧猴戏《悟空耍宝》,赢得了当地民众的鼓掌喝彩。 在开幕式前,户思社副会长与莱法州教育科学文化部、州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总局、特里尔市政府、德中友协联合会等机构主要领导就下一步与莱法州开展新的合作进行了磋商,确立了“中德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的后续进展,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将“马克思的足迹”展引进中国等项目。 媒体报道: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902/c1002-30266487.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8-09-01
查看详情
《中日瓦当书法篆刻艺术展》在日成功举办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促进中日两国民间文化交流,我会与日本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日本北枝篆会等单位于8月29日至9月4日在日本石川县立美术馆共同举办《中日瓦当书法篆刻艺术展》。 此次展览展出中日双方书法、篆刻家及爱好者围绕“瓦当”文化主题创作的作品180件,从书法篆刻的角度介绍中国的瓦当艺术及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中方展品主要来自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终南印社及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 展览现场 日本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北枝篆会、北陆大学孔子学院、北国新闻社等相关机构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剪彩。我会文化交流部张雅琴副主任在开幕式上代读李小林会长贺词:“瓦当是融合实用性与美学的产物,我们将中日双方书法家、篆刻家及收藏爱好者围绕瓦当文化主题创作的作品汇集一堂,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使观众朋友们了解瓦当文化、领略汉字之美,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文化交流部张雅琴副主任出席展览开幕式 日本北枝篆会北室南苑会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日双方的作者希望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元素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呈现汉字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日本北枝篆会北室南苑会长接受媒体采访 北国新闻社、北陆放送、金泽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此展。 文化交流部随展团与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七尾日中友好协会、能美市政府、九谷烧资料馆、九谷烧研究所、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等机构交流并商讨今后交流项目。 文化交流部随展团与日本能美市市长合影
2018-08-31
查看详情
全国对外友协工作组出席第十二届西半球地方政府和市长峰会
2018年8月29日至31日,全国对外友协美大部副主任吉拥军率工作组访问了乌拉圭,出席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办的第十二届西半球地方政府和市长峰会。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的省市长、地方官员和部分国际组织代表1000余人出席峰会。 吉拥军副主任分别在峰会两场主要分论坛——省长对话会、国际合作与项目案例上发言,介绍我会在推动中外地方政府合作,特别是同拉美国家地方政府开展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并邀请与会代表来华出席第二届中拉地方政府合作论坛。 在乌期间,工作组还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长马丁内斯、圣何塞省省长法雷罗、马尔多纳多省省长安蒂亚、阿根廷土库曼省省长曼苏尔、危地马拉省省长阿隆索等举行了双边会见。 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长马丁内斯会见 与乌拉圭圣何塞省省长法雷罗会见 与乌拉圭马尔多纳多省省长安蒂亚会见 与阿根廷土库曼省省长曼苏尔会见 陈旷怀   摄
2018-08-31
查看详情
古丝路上的乡村振兴故事——“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 走进高台
8月31日,“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走进古丝路上的重要节点——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考察高台县乡村振兴发展情况。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全县总人口15.84万人,总面积4425平方公里。2014年以来,高台县坚持精准滴灌、靶向攻坚,深入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善。至201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1042户3097人,减贫率达65.6%;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3706元增加到7635元,年均增幅达26.5%。高台县如何在短短3年多时间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带着这个疑问,代表团开始了探索高台县乡村振兴之旅。 代表团首先走进了高台县景辉生态园,考察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展厅内的新鲜蔬果和加工农产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高台县县委书记杨成林向代表团介绍了当地农业发展经验:高台县农业基础雄厚,地处北纬38度黄金线,现有耕地59万亩,农产品品质好,素有“河西粮仓”美誉。最近几年,高台县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引进企业规模化经营,将市场与生产相结合,解决了农产品生产经营环节的脱节问题。 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高台县东联村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新模式,逐步蜕变成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村。代表团走进高台县东联金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惊叹于院内堆满的红辣椒和大雨中农民依然忙碌工作的身影。由于开展有效的规模化经营,高台县生产的辣椒酱热销东南亚。杨成林县长进一步介绍到,2017年,东联村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了一条“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靠分红”的改革途径,有利保障了产业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当青年智库代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硕士欧阳佳好询问高台县发展的秘诀时,杨成林书记自豪地说:“我们的秘诀就是靠组织,靠市场。我们将党组织建在所有产业链上,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同时,我们积极发挥地处‘一带一路’沿线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带领高台县农民脱贫致富,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高台县杨成林书记曾在2014年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民间外交战略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县长东欧行”出席东欧经济论坛,学习了波兰和捷克乡村小镇发展经验。回国后,杨成林书记带着如何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思考,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将高台县县城打造为“城在林中,林在水中,人在景中”的宜居环境,将高台县带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摄
2018-08-31
查看详情
林怡副会长会见博茨瓦纳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博酋长院主席哈博罗内
8月31日,林怡副会长会见了博茨瓦纳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博酋长院主席哈博罗内。 林怡副会长向哈博罗内介绍了近年来我会开展的中非友好合作项目,表示我会将继续与包括博中友协在内的非洲对华友好组织一道,在文化、慈善和职业教育等领域推进中非民间友好。 哈博罗内高度赞赏我会在推动中非友好关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愿带领博中友协与我会保持密切联系,为深化中非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推动中非友好务实合作共同努力。 双方还就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交换了意见,共同探讨了今后两个友协之间的合作项目。 刘宏敏   摄
2018-08-31
查看详情
“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第二站:丝路驿站·古风——草原风情艺术展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
2018年8月30日上午,由全国对外友协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第二站:丝路驿站·古风——草原风情艺术展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举办,通过皮雕画、马头琴、蒙古族服饰等丰富的蒙古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式,展示草原丝绸之路的风采。 来自内蒙古的皮雕艺术家展示了专门为本次活动定制创作了大型皮雕画“丝路颂”,用中国独特的非遗文化再现丝路沿线各国的风土人情,表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呈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相辉映。皮雕画源于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时期,最初主要是在动物皮革上,经过雕刻、烙烫、彩绘而成,经过漫长的演变,在保持古朴韵味的同时,融入了现代民族工艺技法。2016年,皮雕画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艺术展上,三位马头琴艺术家现场表演了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来自鄂尔多斯市蒙古族中学的80余名学生身穿蒙古族不同部落的民族服饰,展示内蒙古浓郁的草原风格。伴随时而低沉时而激昂的马头琴乐曲,蒙古族少年们与参与活动的在华留学生、北京大学青年智库研究生、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管等来宾手拉着手跳起欢快的舞蹈,共叙友谊。 草原丝绸之路是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游牧文化交流的动脉。草原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曾经形成最大、最复杂的游牧政权,波澜壮阔的多元文化在里碰撞、交融,衍生出丰富的艺术形式并积淀下深厚的文化意涵。草原丝路开阔合作的世界观,也是中西文化传统相互激荡、共生发展的见证。 “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于8月28日在北京启动,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波兰、捷克、法国、荷兰等7国9个驿站,以商贸洽谈、青年论坛、文化展示、体育交流等多种形式,旨在推动经贸互通,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丝路驿站·古风——草原风情艺术展是该活动的第二站。
2018-08-3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