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汇聚涉外资源 助力地方发展 ——淄博市对外交流合作信息平台启用上线
 2020年10月14日,淄博市对外交流合作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启用。淄博市对外交流合作信息平台包括涉外及港澳台资源、对外交流合作、外语人才库3大版块,下设对外结好情况、境外资源、境外代表机构/人员、互访、人文交流、重要活动等7个子版块和22个三级项目。截止目前,平台共收录各类涉外资源信息13000余条,累计访问量13000多人次。     淄博市对外交流合作信息平台启动仪式淄博市对外交流合作信息平台有三大优势:一是“创新”。在汇聚各个领域交流合作信息方面,平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地级市尚属首例。二是“全面”。平台覆盖了淄博市经贸、教育、科技、文旅、卫健、体育、人文等领域的涉外资源信息,涵盖了全市主要对外交往领域。三是“便利”。平台在首页和各版块均设置了智能搜索功能,游客无须登录,打开平台即可搜索所需信息,设置了留言板,最大化地为企事业单位和市民提供便利。       淄博市对外交流合作信息平台首页淄博市对外交流合作信息平台启用以来,效果日益显现,通过平台中的海外资源,淄博市外办等市直部门先后邀请了老挝VK国际贸易集团、巴基斯坦圣祥林有限公司访问淄博,分别召开了淄博商品“一带一路”(东南亚)展销会项目交流会和“淄博市与巴基斯坦合作座谈会”,助力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经过实地考察与商讨,老挝VK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在淄博市综合保税区建立了公司,为扩大淄博市与东南亚的贸易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还有淄博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公司、淄博七河生物有限公司、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投促局等一些企业和市直部门,通过平台信息正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渠道,推进经贸合作。淄博市将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策划和推动平台的使用,为实现更多涉外资源共享、赋能对外开放发挥更大作用。
2020-12-28
查看详情
云上音乐会 续筑友谊桥——“2020厦门国际友好音乐会暨庆祝厦门-特里尔结好10周年音乐会”隆重举行
    2020年适逢厦门市与德国特里尔市缔结友城关系10周年。为创新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友城工作方式,夯实后疫情时代国际交流基础,深化友城间交流互动,持续打造厦门国际友好音乐会品牌,厦门市外办、市友协积极主动作为,精心策划,以“线上”形式举办“2020厦门国际友好音乐会暨庆祝厦门-特里尔结好10周年音乐会”,并于11月21日在厦门卫视和德国特里尔OK54电视台隆重推出。本场音乐会由厦门市政府和特里尔市政府共同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和特里尔歌舞剧院联合承办,厦门市鹭岛少年合唱团与特里尔歌舞剧院青少年合唱团联袂演出。在两市结好10周年之际,两市领导分别录制视频互致问候与祝福,共同回顾两市友好交往历程,展望未来合作前景。此次云上音乐会,以文化为媒,加强两市人民,尤其是两市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传承和深化两市之间的珍贵友谊,同时为世界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加油鼓劲。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深受各方好评。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主流媒体分别进行了报道。作为传递和平友善的小使者,参加演出的两市小艺术家们纷纷表示,能够亲身参与厦门与特里尔两市友好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深感荣幸和骄傲,期待疫情之后实现真正的同台演出。特里尔德中友协主席彼得·迪策来函表示,音乐会是在今年特殊形势下庆祝两市结好十周年的特别礼物,他对厦门方面做出的努力致以最诚挚的感谢。特里尔德中友协会员们也为两市的紧密联结感到骄傲。他相信,此次音乐会必将推动两市青少年更为密切地交流交往,不断加深两市友谊。背景:特里尔毗邻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伟大思想家卡尔·马克思的诞生地。两市于2010年11月正式结为友城。结好以来,双方在经济、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及旅游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密切的交流,硕果累累。特里尔市获得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颁发的“对华友好交流合作奖”;特里尔市建有“厦门公园”,厦门市的园博苑内的“特里尔园”也正在提升改造;在德国甫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扰初期,厦门向特里尔捐赠了1万枚口罩,用于医护人员的健康防护……见证两市间友好情谊的故事不胜枚举。
2020-12-16
查看详情
分享机遇携手并进 合力共创美好未来
 9月27日下午,绍兴市举办在绍国际友人中秋茶话会。市领导谭志桂、王继岗、顾涛、余利明等参加。 市领导对各位在绍国际友人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家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上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指出,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在绍国际友人积极配合、参与我市各项防疫工作,有力推动我市实现“两手硬、两战赢”。 市领导表示,当前,绍兴面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我市将把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城市国际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各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友人的机遇分享,一起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茶话会上,市领导给10位越窑青瓷文化宣传大使颁发了相关证书。据悉,为传承和弘扬越窑青瓷文化,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与交流,9月中旬,市友协在上虞区瓷源小镇举办了“绍兴印象——国际友人走近越窑青瓷”活动,邀请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意大利、埃塞俄比亚等24个国家的60名在绍外国经济专家、文教专家、外商和留学生等,通过听讲座、看展品、体验制作等形式,实地感受越窑青瓷文化。活动结束后,市友协结合活动参与度、青瓷作品完美度和对外宣传度等综合因素,在各相关单位推选基础上,最终遴选出10位越窑青瓷文化宣传大使。 袁云 摄
2020-09-27
查看详情
共叙中外友情,共商未来合作!2020无锡国际友人文化周闭幕
 9月27日下午,一台由中外友人共同参与、荟萃无锡特色文化和中外艺术的文艺汇演在市人民大会堂上演,为2020无锡国际友人文化周画上圆满句号。 全国友协副会长李希奎观看文艺汇演,市委书记黄钦看望李希奎一行。江苏省友协会长柏苏宁,市领导杜小刚、徐一平、周敏炜、周常青,市政府秘书长张立军参加相关活动。 杜小刚在致辞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长期以来,全市各级友协组织紧紧围绕无锡发展大局,为增进对外友谊铺路搭桥,为推动国际合作穿针引线,无锡国际樱花周、国际友人文化周等活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助力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国际友城和友人与无锡风雨同舟、守望相助,谱写了患难见真情的华章。希望以本次文化周活动举办为契机,无锡与世界各国在更宽领域、更广渠道、更深层次扩大友好交流,拉近彼此距离,深化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机遇,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前我市常住外国人约有6500人,他们中的许多杰出代表为无锡与国外民间交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经过广泛深入评选,市友协评出首批34位“无锡市人民友好使者”。我市“双推(助推国际友好学校、友好医院)”工作成效卓著,截至去年年底,已有约150所中小学与境外300多所学校开展交流合作,已缔结国际(境外)友好医院18对,缔结数量和交流人数在全国、全省名列前茅。  演出前的表彰仪式上,市领导为“无锡市人民友好使者”代表和“双推”工作先进集体颁奖,表彰他们对促进中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文艺汇演活动中,中外友人联袂献上了歌舞、朗诵、西洋和民族器乐演奏等精彩节目,社会各界人士和在锡外国友人代表800多人,共同观赏文艺精粹,一起分享佳节喜悦。表演者既有我市专业演员和专业团队,更有来自无锡村田电子、希捷国际科技等外企的员工,献出的精彩节目通过网络直播,并与江阴、宜兴第二现场连线互动。  据悉,2020无锡国际友人文化周是我市(友协)首次举办无锡国际友人文化周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无锡国际樱花友谊林”奠基仪式、“樱为有你”世界三大赏樱胜地摄影美术展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合作载体,促进了对外民间交流,展示了良好的城市对外形象。 来源:无锡日报政务融媒部分图片来源:龙歌摄影编辑:无锡发布工作室
2020-09-27
查看详情
日本地方驻华事务所代表一行访问河北省
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我省对日交往渠道,宣传和推介我省的新发展、新机遇,河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8个日本地方驻华事务所及日本驻华大使馆代表一行于8月27日至29日访问河北省。8月27日,在沧州举行了沧州市与日本地方驻华事务所代表城市宣传推介会,沧州市市长梅世彤、河北省友协执行副会长吕晓梅,沧州市有关部门、相关企业负责人和代表以及代表团一行约50人出席。梅世彤市长和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宫本贵章分别致辞。推介会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举行,沧州市和日本8个县市分别现场进行了城市推介;日本长野县和石川县通过线上发来贺辞并进行了城市推介。会上,经河北省友协介绍,中日双方有针对性地建立了联系,进行了有效交流对接。 8月28日,代表团访问了石家庄。河北省外办主任、省友协会长王立忠会见了代表团一行。王立忠主任对代表团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河北基本情况和疫情防控进展情况。他表示,河北省高度重视与日本的友好交流合作。近年来,双方在经贸、科技、教育、农业、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取得了务实成果。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多年来致力于推动日本地方与中国的友好交往,与河北省友协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希望双方今后建立机制,每年举办访问交流活动,为双方开展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宫本贵章所长表示,受疫情影响,跨境人员往来受到限制,但是双方只有实地访问,面对面交流,才能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促进务实合作。河北省友协举办此次交流活动,是疫情防控期间推动交流合作的创新之举,希望与河北省友协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加强对话,推动双方更深一步交流合作。日本驻华大使馆水谷准参赞表示,日本驻华使馆希望与河北省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动双方企业的交流合作。 此外,代表团还赴省友协理事单位—研发生产莲花清瘟胶囊的以岭健康城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交流。 通过此访,进一步加深了河北省与日本地方的交流合作关系。
2020-08-29
查看详情
我们上海见! See You in Shanghai!
我们从全世界走来,有着不同的国籍、肤色和文化。We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different nations, races and cultures. 我们在上海携手,架起友谊的桥梁,迈向憧憬的未来。We join hands in Shanghai, to build a bridge of friendship, towards a brilliant future. “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自2005年创办,以“和平、友谊、未来”为主题,已有来自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名青少年参加。Founded in 2005 on the theme of peace, friendship and futu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Youth Interactive Friendship Camp has attracted nearly 1,500 young people from some 70 countries and regions spanning all continents of the world.每一年的夏天,我们齐聚在这里。Every summer, we gather here. 我们一起探寻中国文化的魅力,我们一起感受时代科技的脉搏,发现上海的发展和故事。Together we explored th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felt the pul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iscovered the journey and story of Shanghai. 我们向彼此展示与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风采,打造我们的万国博览会。We showcased and shared the cultur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built our own World's Fair.不同国籍营员之间的友谊在这里生根发芽。满载而归的是满满的中国情谊与文化记忆。Friendships grow amongst camp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ll are rewarded with rich cultural tapestry and unique Chinese friendship. 来自五大洲的青少年,作为各国的友好使者,怀揣着期待、友好与祝愿汇聚在浦江之畔。Teenagers from across the world, come together as friendship ambassadors of their own country, to the shore of Huangpu River, with hope, friendliness and best wishes. 我们手牵手,有拼搏、有互助、有真情,有欢声笑语,也有离别泪水。We stay hand in hand, competing together with mutual assistance, while uncovering our true feelings, embodied in both happy laughter and parting tears.然而,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你我每年相见的梦想无法实现了。However, all these are disrupted by the sudden outbreak of COVID-19 in 2020. Our dream of meeting each other face to face can not be realized this year. 在这特殊的时期,我们人虽相隔,心却相通;我们互相鼓励,风雨同舟,期盼着早日打败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期待着明年在上海相聚,共叙友情。In this special period, though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we share the same heart. We encourage each o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and look forward to defeating this common enemy of mankind at an early date.We look forward to meeting in Shanghai next year to renew our friendship. 朋友们,让我们明年相见!Dear friends, let’s meet again next year.视频策划: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Produced by Shanghai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摄像:郭盛麟Video by Guo Shenglin 翻译:张军霞Translated by Zhang Junxia 英语核稿:晓欣Proofread by Xiaoxin 配音:凌翔Voice by Ling Xiang 特别鸣谢:上海市档案馆  浦东新区外事办  黄浦区外事办  一大会址  上海大厦Special thanks to Shanghai Municipal Archives, Pudong New Area Foreign Affairs Office, Huangpu District Foreign Affairs Office , Site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roadway Mansions Hotel 
2020-08-26
查看详情
“疫无界·爱无疆” 多国“老外”用短视频记录江苏抗疫故事
疫情期间,4万多名常住江苏的外国人留在了江苏。他们情牵江苏,用短视频记录下了这段特殊时期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受。《携手抗疫·江苏情》综合视频8月6日,由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携手抗疫·江苏情”——在江苏外国人短视频大赛暨视频发布会在南京举行。本次大赛共收到江苏省13个市、部分在宁高校报送的133件参赛作品,来自63个国家的377位外国友人参与拍摄。参赛者职业分布广泛,有企业家、留学生、外教、科研人员、乐团演奏员、体育教练等,其中多达26位企业老总高管亲自出镜讲述抗疫故事。《抗疫·我们在一起》综合视频本次大赛紧扣“抗疫·我们在一起”主题,通过在江苏外国人的亲身感受、亲身体验,客观公正地展现江苏抗疫的真情实景。既有疫情突发时期各项严密精准的防控措施,又有社会各界为复工复产复学所作出的努力;既有疫情期间老百姓生活场景的再现,又有中外人士同心抗疫精神风貌的展示。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国家疆域之别阻挡不了人心善意的流淌。外国友人赞扬了中国各级政府有力有效的防控举措,称颂了中国人民的团结、自律、坚韧与奉献精神,感谢了同事师长、周围人的关心、体贴和帮助。外国友人也积极参与抗疫防疫,有的企业捐赠自产医疗物品,有的友人自掏腰包购买赠送抗疫物资,有的友人加入志愿者行列,为江苏抗疫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133件参赛短视频从不同角度流露出外国友人对江苏这片热土的热爱,对江苏人民的深情厚谊。在每个视频的最后,外国友人都用中文和母语深情地喊出:“我们在一起!”这39种不同的语言凝聚成我们共同的心声——团结合作、共克时艰!他们表达了一个共识:新冠肺炎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要携手同心,才能打赢这场战役!目前有近十万外国人在江苏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了让在江苏外国人更好地融入江苏、友爱中国,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每年组织在江苏外国人参加“聚焦美好江苏”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摄影大赛、征文大赛、定向越野大赛等,均取得了积极良好的国际传播效应。
2020-08-06
查看详情
精术异域——战斗在非洲抗疫红区的天津医科大学留学生小伙儿
非洲突尼斯籍留学生凯立特(SAHBI KHALED TAIEB)是天津医科大学国际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英文班留学生。在学期间,他凭借着优秀的医学理论成绩和临床动手能力成为了年级的佼佼者。美国心脏协会急救专业急救员、“全国第二届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优秀证书、“天津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一张张优秀的获奖证书贯穿着他在校的学习生活。2019年夏,凯立特开始了在突尼斯莫纳斯提尔大学(Fattouma Bourguiba University)附属医院的实习工作,同时也不忘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母校,讲好中国故事。2020年初,新冠病毒首先席卷了中国的武汉,并在中国蔓延,在全国人民奋勇抗疫的时候,凯立特十分挂念在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们,2月16日,凯立特在家乡突尼斯莫纳斯提尔市(Monastir)与市长及夫人在市政府门前,共同拍摄名为《中国加油》的视频,通过视频用英语和汉语代表突尼斯人民和医务人员向中国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表达诚挚祝福,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愿“家乡”人民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健康。2020年4月,由于凯立特同学在实习中出色的临床能力的表现,被突尼斯莫纳斯提尔大学(Fattouma Bourguiba University)附属医院高度认可,入选该医院新冠肺炎抢救医疗队的首批队员。在当地抗疫一线的红区奋战两个多月的日子里,防护服下的他一刻也不敢懈怠。凯立特同学每周保持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老师们沟通,寻求帮助、讨论病例、了解中国最新的抗疫经验和指南,并将中国的经验最快速度分享给当地的医生们,目前,当地的所有医生都知道他们的新冠肺炎治疗指南是来自中国的。成为一名杰出医生一直是凯立特儿时至今的人生目标,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实现了自己治病救人的伟大理想。近日,莫纳斯提尔大学教学医院还为他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对其在疫情期间突出表现予以表彰。作为天津医科大学优秀留学生代表,凯立特凭借过硬的医学本领,奋战在自己祖国的抗疫一线,为保卫国家、守护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凯利特说:“非常感谢天津医科大学的老师们对我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帮助,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我以成为天津医科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非洲青年,我希望能够为架设中非友谊的桥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新冠疫情的抗疫期间,非洲兄弟与我们守望相助,点点滴滴感人至深,友谊历久弥坚,更加彰显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实践。
2020-08-03
查看详情
山川异域同根共荣 云上外事凝聚人心
2020中华传统文化节暨温哥华泼水节于7月26日在加拿大成功举办。该活动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华人盛典,十多年来,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加拿大多元文化发展,推动中加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活动举办形式改为网络全球直播,河南省作为受邀方之一,积极选报拍摄节目视频,为活动成功举办增光添彩。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收到活动主办方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邀请,河南省委外办、省对外友协高度重视、细心谋划、积极推进,协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广播电视台等,选报优秀的非遗项目和一流主持人,通过拍摄剪辑将剪纸、香包、面塑、书法、功夫等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项目呈现给全球的华人华侨同胞,展现了优秀的河南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更好地宣传了我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以艺术交流促民心相通,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为推动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做出贡献。新冠肺炎全球蔓延以来,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河南省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医疗合作和“云上外事”交流活动。省长尹弘向我友好省州—加拿大曼尼托巴省致慰问函;安阳市向友好城市加拿大莱桥市致慰问函并捐赠1.2万只医用外科口罩;河南省外办、省对外友协向加拿大河南同乡会、河南商会捐赠1.2万只医用外科口罩,并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创新举办“2020国际儿童抗疫绘画艺术作品展”,加拿大河南同乡会作为协办方之一,积极推荐加方少年参与活动,促进了中加青少年间的交流。河南省对外友协将一如既往做好民间对外交流工作,围绕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强化使命责任担当,以扎实工作促进世界人民民相亲、心相通。
2020-07-26
查看详情
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天津师范大学中非共同抗疫故事
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当下,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为凝聚共识,推动中非合作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助推器。中国和非洲在团结互助抗击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再一次证明了中非友谊牢不可破,再一次佐证了团结互助才是打赢疫情防控全球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校自疫情发生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精心指导下,切实把疫情防控当作外事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学校启动战时机制,严防死守,精心防控,关心关爱外籍专家及留学生,转“危”为“机”,讲好非常时期的中国故事、天津故事和师大故事。疫情期间,中非兄弟情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我校也涌现出中非共同抗疫的感人故事。守望相助筑牢疫情防控命运共同体2005年我校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建立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被誉为“中肯教育文化交流史上的里程碑”,两校彼此信任,精诚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疫情期间也见证了中非传统友谊的传承与弘扬。疫情发生后,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师生拍摄了声援中国抗击疫情的视频,中文合唱团的张美玲用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支持中国战胜疫情、取得胜利。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彼得在课堂上介绍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情况和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的生动故事,也分享了来自中国的防疫知识和抗疫经验。肯雅塔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内罗毕大学教职员工和百余名学生,纷纷来到孔子学院送上对中国真挚的祝福。内罗毕大学校长史蒂芬•齐亚玛与天津师范大学钟英华校长进行了视频连线。双方互致问候并分享防疫经验,互相支持,共战疫情。钟校长感谢内罗毕大学在疫情初期对中国的声援和为师范大学师生开展的募捐活动,也表示天津师大为内罗毕大学赠送的1000只口罩等抗疫物资已经通过特快专递寄出。双方表示,只要坚定信心携手同心,定能战胜疫情。5月29日,中国援非项目——我校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综合大楼启用交接仪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中国驻肯尼亚特命全权大使吴鹏,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副总干事马箭飞,肯尼亚教育部部长乔治•马果哈(George Magoha),内罗毕大学董事会主席茱莉亚•奥加姆伯(Julia Ojiambo)、名誉校长维琼•罗谭西(Vijoo Rattansi)、校长史蒂芬•齐亚玛(Stephen Kiama),天津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钟英华、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肖珊等在线出席。乔治•马果哈在致辞中盛赞中国政府帮助肯尼亚兴建孔子学院大楼,称这份珍贵的礼物象征着中肯两国深厚的友谊,他代表肯尼亚政府对中国政府表示由衷的感谢。他指出只有相互了解对方文化才能增进彼此友谊,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正在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巩固中肯友谊之桥。默默坚守的“快递小哥”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本科四年级的唐磊(RAKOTOARIVONY MAMISOA)来自马达加斯加。在乍暖还寒因疫情封闭的校园里,唐磊看到留学生办公室的老师们每天为留学生往返无数次取快递非常辛苦,也影响老师们的正常工作,就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志愿服务的“快递小哥”,每天为在封闭在校园内的国际学生代取送快递,从三月初到现在从未间断,他用自己的善良与坚持点亮寂静校园最美的那道光。每天傍晚,一个坚定的身影拖着一个沉重的平板手拉车,步履坚定的留学生公寓走到学者公寓的西门快递点,再拉着慢慢一车货物回到出发地。平板车滚过水泥路面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虽然二百多米的距离不算远,但是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坚持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每天八点一过,国际学生日常生活服务的微信群里,学生们的收发快递的信息提示音此起彼伏响起,唐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要把夹杂在各种信息的快递单号一条条择出集中统计出来,任务虽然繁琐,唐磊并无怨言。五点一过,唐磊便拉起他的平板车出发了,每天的快递量不一样,最多的时候要往返几次才能取完,包裹安全运回综合楼大厅后,为了让大家快捷的找到自己的快递,唐磊又按姓名编号一件件整齐摆放到大厅一角,然后等待大家的领取。老师们心疼他,他却说,跟老师们疫情期间为我们付出的辛苦相比,这点事儿根本不算什么。疫情刚刚肆虐之初,唐磊也有些顾虑。他说,是留学生管理的老师和干部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守护和关怀,打消了他的顾虑,坚定了留在学校努力学习的决心。这次疫情他的感触很深,他说,中国人民真的太团结了,疫情很快就被控制住,太了不起了!非洲很多国家出现了疫情,他的祖国马达加斯加也不例外,中国自己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却在第一时间向很多非洲国家包括他的祖国伸出了援手。目前他的家人和朋友有任何疫情防控方面的疑问都会来问他,因为他们和他一样,相信中国。在春日的校园里,他看到盛开的朵朵小花,写下一首小诗:“颜色颇为浪漫,想起你的脸,心中存有希望,便与你相见。”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母校迪比(NDIBE CHUKWUNWIKE PETER)是位来自尼日利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就读我校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专业的毕业班,在刚刚结束的论文答辩中,迪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天津师范大学2020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这一殊荣是对他几年来辛苦努力很好的肯定,也凝结了老师和管理干部的心血。迪比是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招收的第一个外国留学生,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从思想引领、课程设置、个性化管理、日常监督检查、心理关怀做得很到位,学院组建由专业导师与班主任共同管理的教学队伍,从专业课程、实验实习等多层面引导学生,学院和国际交流处密切配合,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培养中外文化交融和留学生机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迪比在一个很融洽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渡过本科学习阶段。疫情爆发后,迪比也经历了担心、犹豫之后,决定留下来利用封校的这段时间努力学习。迪比的老师反映,疫情期间,班主任需要每位同学每天打卡身体健康情况,迪比基本都是排在前几名完成,对于学院的工作,迪比也是积极参与配合。4月,迪比的护照即将到期,而此时受疫情影响北京、天津的安全防范措施仍非常严格。国际交流处的老师们多方打听并向校疫情防控指挥部请示,决定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申请由学校派专车带领迪比赴尼日利亚大使馆更换护照。迪比深受感动,他说,我不知道如何感谢我的母校和各位亲爱的老师,我只有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我的母校。他的指导教师李宇鹏说:“迪比的毕业设计选择光通信相关的题目,需要安装OptiSystem,这个软件专业性强,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一开始我并没有得到迪比有问题的反馈,以为他还没有仔细研究,但是在再一次的见面中,我发现他通过自己自学已经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仿真研究、论文撰写,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份长度达80页的文档了,通过后期的修改,细心准备,最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老师们为他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迪比非常兴奋的与老师们分享他的快乐,他说:“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支持,特别是疫情期间的关怀和帮助,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作为一名非洲青年,我希望能够继续在华学习,学成之后为架设中非友谊桥梁贡献我的力量。”在抗疫关键时期,非洲兄弟与我们守望相助,在华非洲青年与我们携手并肩,点点滴滴感人至深。中非互相理解、支持与帮助再次推进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友谊历久弥坚,更加彰显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实践。
2020-07-1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