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千名外国友人“体验江苏•读懂中国” 活动在南京收官
3月3日,千名外国友人“体验江苏•读懂中国”江宁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这也是江苏省千名外国友人“体验江苏•读懂中国”活动的收官仪式。江苏省对外友协会长柏苏宁,江苏省外办党组成员、省对外友协副会长钱文华,南京市江宁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缪秀梅,江宁区对外友协会长陈升出席相关活动。来自英国、法国、韩国、土耳其、尼泊尔等21个国家的32名外国友人走进当地企业、社区、文化园区等,近距离地体验了解江苏发展、环保、民生的真情实况。从2021年10月起至今,江苏省对外友协在全省开展千名外国友人“体验江苏•读懂中国”活动,省市县三级对外友协先后组织了26场活动,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外国友人参加。活动主题鲜明、紧贴实际、各具特色、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外国友人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得以深入走访江苏,深刻感悟了中国农村基层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深刻认识了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深刻感受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友好,深刻体会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2-03-14
查看详情
淄博市高质量开展“国际友城新春祝福”活动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在千家万户喜迎春节之际,淄博市外办策划开展了“国际友城新春祝福”活动,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美国等9个国家的12个友好(合作)城市通过视频的形式,向淄博人民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春节期间,淄博市分别在山东网、淄博电视台、《淄博日报》、山东外事、淄博外事等主流媒体播出、发布,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国际友城交流互动氛围。与此同时,淄博市也向12个国家的16个友好(合作)城市发送了市长新年祝福视频和城市相关宣传材料,并在各友城约50个主流媒体渠道播放,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和谐文明、友好合作、务实开放的“淄博声音”,宣传推广了淄博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强大产业和美食美景,更好地吸引外国友人、专家、企业等来淄参观旅游、投资创业。目前,淄博市已与11个国家的13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与15个国家的18个城市达成友好合作城市协议,淄博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国际友城已成为让世界了解淄博、让淄博走向世界的独特窗口和桥梁。本文由淄博市友协提供。
2022-02-24
查看详情
日本冈崎市为中方友城呼和浩特市拍摄声援北京冬奥会视频
近日,日本爱知县冈崎市为友城呼和浩特市拍摄短视频,表达了加强双方交流,促进中日友好的美好意愿,祝福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祝愿呼和浩特市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2022-01-25
查看详情
云南国际友好城市工作40周年回顾展正式展出
1981年11月5日,昆明市与日本藤泽市缔结了云南第1对国际友好城市,云南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序幕由此拉开。为总结和展示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友城事业发展成果,更加科学、有序地推进全省国际友城工作,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昆明市博物馆2号馆举办《云南国际友好城市工作40周年回顾展》。回顾展由“序言”、“友好往来”、“友好交流合作”、“民生项目”、“携手抗疫”、“结语”等板块组成,于2019年12月28日正式展出。 回顾展现场一 回顾展现场二 回顾展现场三 回顾展现场四 省外办程云川一级巡视员率省友协工作人员完善布展工作不断增加的国际友好城市,扩大了云南的“国际朋友圈”,也为云南与不同国家的城市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经验、共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宽广的平台,进一步密切了云南与世界的广泛联系,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民跨越国界成为相知相亲的好朋友、好伙伴,国际友好城市间的经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抗疫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日益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渠道,成为“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载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省对外友协系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创新的精神来谋划全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布局,实现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举,通过国际友好城市大力开展城市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不断增进中外友城人民之间的更深了解和友谊,始终保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旺盛的生命力,为进一步扩大全省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2022-01-11
查看详情
海伦·福斯特·斯诺纪念图片巡回展(长沙)启动
2021年12月29日,在全国对外友协的指导下,由湖南省对外友协、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江西省对外友协共同主办的海伦·福斯特·斯诺纪念图片巡回展(长沙)在长沙市图书馆启动。 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希奎、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线上出席并致辞,湖南省政府外事办主任、省对外友协会长徐正宪,美国驻武汉总领事蓝如瑾,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驻华代表王维廉,江西省对外友协专职副会长涂安波,长沙市政府外事办主任陶琼,长沙图书馆馆长王自洋共同启动展览,湖南省直有关部门,省对外友协兼职副会长、理事代表,湖北省对外友协代表,在湘外国友人、留学生代表,媒体记者9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湖南省对外友协专职副会长郭向丽主持启动仪式。 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希奎对图片展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海伦·斯诺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好朋友,是中美人民友谊之桥最早的“架桥人”之一。希望中美各界有识之士能够继承和发扬海伦的精神,争当中美关系新一代的“架桥人”,在两国之间架起更多了解、友谊、合作之桥,推动双边关系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湖南省政府外事办主任、省对外友协会长徐正宪表示,今年是海伦·福斯特·斯诺首次访华90周年,湖南是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海伦·斯诺女士曾在延安采访了毛泽东主席,并于1972年年底至1973年年初到访湖南,访问了长沙、韶山等地,写下《毛泽东的故乡》一书。在全国对外友协以及中美两国民间机构的支持和努力下,共同举办此次图片展,以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希望透过这一张张老照片走近海伦·斯诺,以她的作品、她与中国的情谊为纽带,接续和弘扬忠于事实、追求真理、正直勇敢、独立思考的斯诺精神,架设起沟通各国人民理解与包容,弥合差异与分歧的桥梁,续写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增进互信、加强交往、扩大合作、深化友谊的美丽篇章。美国驻武汉总领事蓝如瑾在致辞中表示,海伦·斯诺女士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记者。她在中国撰写的报道和拍摄的照片,包括后来所著的书,对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想要了解中国的人们都非常重要。她终其一生促进民间关系,增进跨文明互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希望她的榜样作用将继续激励和鼓舞中美两国人民实现这些崇高的目标。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海伦的侄孙)在致辞中表示,自己被姑祖母海伦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和事迹所鼓舞,希望能以她为榜样,与中国朋友接续新的情感与纽带。基金会愿从文化教育、地方政府、经济贸易三个领域与中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延续和发扬海伦·福斯特·斯诺为增进国际间的理解架设桥梁的遗愿。长沙市政府外事办主任陶琼在致辞中表示,海伦·斯诺女士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者、全球发展的建设者、中美友谊的维护者,她的事迹值得人们永远铭记。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新形势下,长沙外事将致力于深化人文交往,促进经贸合作,涵养友好力量,传承海伦精神,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海伦·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1907年生于美国犹他州雪松城,1997年逝世,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20世纪30年代,她突破国民党重重封锁到访延安,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群众,拍摄大量照片,并撰写出版了《续西行漫记》(又译《走进红色中国》),让全世界继《西行漫记》后再次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奋斗和追求。她首倡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简称“工合”),参与成立中国第一个工业合作促进委员会,并为工合募集大量资金和物资,帮助饱受侵略苦难的中国人民发展生产,被亲切称为“工合之母”。她在中美关系解冻后两次重访中国,将新中国的发展变化传递给世界。她在后半生专注于著述,其中一半著作是关于中国的,旨在发出中美友好的声音。她曾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是第一个获得“中国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的人。1996年6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此次展出的图片是一段珍贵的历史纪录,共有120余幅,分为10个部分,绝大部分为斯诺女士在中国亲自拍摄的真情实景,展示了她作为中国抗战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旅居中国十年间为中国抗战胜利所做的独特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此次展出的图片、说明文字由美国杨百翰大学海乐李图书馆多马贝利特藏馆和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提供,展览在长沙市图书馆二楼展出,展期将持续到2022年2月下旬。
2022-01-07
查看详情
合力合作、共享共赢 ——淄博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成立
为加强淄博市对外友协工作机制建设,构建驻淄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协调议事平台,提升全市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2021年12月24日,由淄博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淄博职业学院承办的淄博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淄博职业学院顺利举行。山东省对外友协、马来西亚齐鲁文化促进会发来贺信。 在淄博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教委员会)主任单位揭牌仪式上,淄博市委外办主任路玉田致辞。路玉田强调,高教委员会成立后,要从拓宽视野、凝聚新共识,发挥团队力量、提高合作新合力,统筹资源、构建合作新平台等方面探索创新,高效有序开展工作;同时外事部门、对外友协也将充分发挥作用,为高教委员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持久可靠的外事动力。 高教委员会是高校理事单位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协调议事工作平台,接受淄博市对外友协理事会统一领导,旨在整合汇集对外交流渠道和资源,打造合力合作、共享共赢的对外工作体制机制。这是在山东省对外友协指导支持下,淄博市外事部门、教育部门和高校间加强沟通合作,以平台思维、有解思维主动创新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突破的重要成果,也是淄博市推动民间外交走深走实,加强和促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这是淄博市对外友协继首批“对外友好交往重点联络单位”之后,又一工作模式探索,为不断充实地方友协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延展地方友协工作外延,更好推动民间外交结出丰硕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2022-01-07
查看详情
云南民间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向柬埔寨班迭棉吉省和暹粒省捐赠防疫物资
2021年12月20日,云南民间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向柬埔寨班迭棉吉省和暹粒省捐赠防疫物资交接仪式在昆明举行。柬埔寨驻昆明总领事馆受两省委托接收物资。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沐向柬埔寨驻昆明总领事叶伟罗递交捐赠清单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沐表示,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柬两国政府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在当前疫情背景下,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再次协调筹措,以云南民间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的名义向柬埔寨班迭棉吉省和暹粒省捐赠呼吸机、制氧机、血氧仪等医疗仪器设备和防护服、口罩、快速检测试纸等两省急需的抗疫物资,总价值80万元人民币。她希望这批物资对班迭棉吉省和暹粒省的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为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云南贡献。杨沐会长致辞柬埔寨驻昆明总领事叶伟罗感谢疫情以来中国给予柬埔寨的大量宝贵援助。他表示,这批医疗物资是对柬埔寨抗疫斗争的宝贵援助,将为两省医务人员提供及时帮助。洪森总理在与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的会晤中多次将柬中称为“铁杆兄弟”,表示双方在艰难时刻始终坚定站在一起。叶伟罗说目前柬埔寨90%的新冠疫苗都源自中国援助或购于中国,89%的柬埔寨人民已注射新冠疫苗。当前,奥密克戎病毒正在世界各地蔓延,抗疫斗争不知何时才能终结,柬中应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新冠病毒这一共同的敌人。叶伟罗总领事致辞交接仪式结束后,抗疫物资承载着云南人民的深情厚谊离开昆明发往柬埔寨。双方出席人员在装载捐赠物资的车辆前合影中柬建交63年来,双方始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结下牢不可破的“铁杆”友情,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两国关系经受各种考验,堪称国与国交往的典范。云南作为中国距离柬埔寨最近的省份,澜沧江—湄公河把云南与柬埔寨紧紧连结在一起,“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云南省对柬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今年还是云南省与班迭棉吉省和暹粒省分别结好10周年、15周年。结好以来,云南省与两省通过友好城市、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重要平台,在经贸、农业、投资、旅游、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可谓友谊之花盛开绽放,多层次交流根深叶茂,宽领域合作硕果累累。2辆装载捐赠物资的车辆驶出
2021-12-20
查看详情
“畅叙友谊 深化合作 共谋发展”——中国呼和浩特市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缔结国际友城3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12月10日,“畅叙友谊 深化合作 共谋发展”——中国呼和浩特市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缔结国际友城30周年纪念活动以视频交流形式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浩雷代表呼和浩特市出席活动并致辞。  王浩雷在致辞中说,1991年12月10日,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正式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30年来,双方在经贸、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真诚友好、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两市人民往来日益频繁,友谊互信不断加深。此次纪念活动既是双方交往的“里程碑”,更是加深合作的“新起点”,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巩固和增进两市深厚友谊,促进双方友好关系长足发展,推动两市合作结出更多丰硕成果。乌兰巴托市副市长仁·达格瓦代表乌兰巴托市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结好以来,两市在交往中以心相交、以诚相待,政府间合作稳步推进,民间交往热络频繁,两市友谊不断加深。希望两地进一步发掘合作契机,不断加强经贸往来,推动人文交流,为中蒙友好关系作出更多贡献。 活动中,两市签署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备忘录;两市商务部门分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经验;呼和浩特市贸促会与乌兰巴托市商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两市多家企业签署生态环保、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及国际物流等领域合作协议书。呼和浩特市政府秘书长张仲东以及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外事办、市文旅投集团等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2021-12-20
查看详情
传递友谊 放飞梦想 ——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 国际青少年友好交流音乐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又逢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为充分发挥“厦门国际友好音乐会”公共外交活动的品牌效应,庆祝特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加强与友城的交流合作,特别是深化与友城新生代的情感交流,夯实国家外交的民意基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厦门市外办、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友协、厦门广电集团及厦门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联合主办的“传递友谊 放飞梦想——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国际青少年友好交流音乐会”于12月19日在厦门卫视隆重举办。来自11个国家的青少年与厦门鹭岛青少年合唱团“云端”联袂演出。  音乐会由厦门大同中学男声合唱团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歌曲《红歌的青春打开方式》开场,烘托了积极向上的气氛。英国加的夫、日本佐世保、新西兰惠灵顿、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印尼泗水、德国特里尔、加拿大列治文、泰国普吉、土耳其伊兹密尔、以色列内坦亚、巴西福塔莱萨等11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表演。新西兰惠灵顿毛利裔和太平洋岛裔青少年艺术团带来了极具新西兰原住民民族特色的《欢迎来到长白云之乡》;日本佐世保长崎县圣和女子学院合唱团用中文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新任市长专门出镜音乐会表达祝福。片尾曲各友城同唱《友谊地久天长》,音乐中巧妙地融入了各国的传统乐器,并且通过各城市不同肤色、种族的青少年相互击掌切入镜头,在传递守望相助的正能量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加油鼓劲。音乐会洋溢着友好、祥和、包容和开放的气息,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障碍,为传承国际友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生动地展示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国际化的一个侧面。“厦门国际友好音乐会”系由厦门市外办、厦门市友协创办的城市公共外交品牌活动之一,自2010年首次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11届,广受社会各界欢迎。音乐会旨在践行“外事为民”理念,借助国际友城为主渠道的外事资源优势,以主题音乐会的形式,增进厦门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 音乐会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s8JeRIkQj5Zi1NlJyYkVw
2021-12-19
查看详情
沈阳市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市结为友好城市
12月9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线上主办了2021中国巴基斯坦友好省市合作论坛。会上,沈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吕志成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分别代表沈阳市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通过视频方式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今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沈阳市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被中巴双方列为100项纪念活动之一。卡拉奇市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也被称为巴基斯坦的“经济首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与沈阳市有很强的合作互补性。自2018年8月两市建立友好合作城市关系以来,双方在经贸、旅游、教育、公共交通等领域互动频繁,取得了积极的合作成果。2018年12月,沈阳市代表团访问卡拉奇市,参加了巴基斯坦建筑材料和建筑机械展会,推动了沈阳五爱集团日用品贸易等一批经贸合作项目。北方重工在卡拉奇承包的码头输送系统项目顺利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将于明年初启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双方积极分享抗疫经验、援赠物资,展现了患难相知的情谊。沈阳市与卡拉奇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不仅是沈阳市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行动,更是深化中巴友好关系的务实举措。 图为2018年8月,时任卡拉奇市市长阿赫塔尔·汗(前排左三)率团访问沈阳期间,考察当地钢结构企业。吕志成在签约后表示,今年是中巴建交70周年,两市缔结友好关系,共同开启了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必将为深化中巴“铁杆”情谊作出积极贡献。莫因·哈克说,今年是中巴两国关系标志性的一年,相信友城协议的签署必将为两市乃至两国人民开启全面、双向、合作共赢的新纪元。中巴友谊山高水长。此次沈阳市与卡拉奇市结好,必将进一步拓展双方多领域的合作,切实造福两市人民,为新时期中巴友谊注入新动力。
2021-12-1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