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在全国对外友协的指导下,由湖南省对外友协、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江西省对外友协共同主办的海伦·福斯特·斯诺纪念图片巡回展(长沙)在长沙市图书馆启动。
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希奎、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线上出席并致辞,湖南省政府外事办主任、省对外友协会长徐正宪,美国驻武汉总领事蓝如瑾,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驻华代表王维廉,江西省对外友协专职副会长涂安波,长沙市政府外事办主任陶琼,长沙图书馆馆长王自洋共同启动展览,湖南省直有关部门,省对外友协兼职副会长、理事代表,湖北省对外友协代表,在湘外国友人、留学生代表,媒体记者9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湖南省对外友协专职副会长郭向丽主持启动仪式。
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希奎对图片展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海伦·斯诺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好朋友,是中美人民友谊之桥最早的“架桥人”之一。希望中美各界有识之士能够继承和发扬海伦的精神,争当中美关系新一代的“架桥人”,在两国之间架起更多了解、友谊、合作之桥,推动双边关系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湖南省政府外事办主任、省对外友协会长徐正宪表示,今年是海伦·福斯特·斯诺首次访华90周年,湖南是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海伦·斯诺女士曾在延安采访了毛泽东主席,并于1972年年底至1973年年初到访湖南,访问了长沙、韶山等地,写下《毛泽东的故乡》一书。在全国对外友协以及中美两国民间机构的支持和努力下,共同举办此次图片展,以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希望透过这一张张老照片走近海伦·斯诺,以她的作品、她与中国的情谊为纽带,接续和弘扬忠于事实、追求真理、正直勇敢、独立思考的斯诺精神,架设起沟通各国人民理解与包容,弥合差异与分歧的桥梁,续写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增进互信、加强交往、扩大合作、深化友谊的美丽篇章。
美国驻武汉总领事蓝如瑾在致辞中表示,海伦·斯诺女士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记者。她在中国撰写的报道和拍摄的照片,包括后来所著的书,对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想要了解中国的人们都非常重要。她终其一生促进民间关系,增进跨文明互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希望她的榜样作用将继续激励和鼓舞中美两国人民实现这些崇高的目标。
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海伦的侄孙)在致辞中表示,自己被姑祖母海伦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和事迹所鼓舞,希望能以她为榜样,与中国朋友接续新的情感与纽带。基金会愿从文化教育、地方政府、经济贸易三个领域与中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延续和发扬海伦·福斯特·斯诺为增进国际间的理解架设桥梁的遗愿。
长沙市政府外事办主任陶琼在致辞中表示,海伦·斯诺女士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者、全球发展的建设者、中美友谊的维护者,她的事迹值得人们永远铭记。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新形势下,长沙外事将致力于深化人文交往,促进经贸合作,涵养友好力量,传承海伦精神,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海伦·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1907年生于美国犹他州雪松城,1997年逝世,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20世纪30年代,她突破国民党重重封锁到访延安,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群众,拍摄大量照片,并撰写出版了《续西行漫记》(又译《走进红色中国》),让全世界继《西行漫记》后再次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奋斗和追求。她首倡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简称“工合”),参与成立中国第一个工业合作促进委员会,并为工合募集大量资金和物资,帮助饱受侵略苦难的中国人民发展生产,被亲切称为“工合之母”。她在中美关系解冻后两次重访中国,将新中国的发展变化传递给世界。她在后半生专注于著述,其中一半著作是关于中国的,旨在发出中美友好的声音。她曾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是第一个获得“中国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的人。1996年6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此次展出的图片是一段珍贵的历史纪录,共有120余幅,分为10个部分,绝大部分为斯诺女士在中国亲自拍摄的真情实景,展示了她作为中国抗战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旅居中国十年间为中国抗战胜利所做的独特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此次展出的图片、说明文字由美国杨百翰大学海乐李图书馆多马贝利特藏馆和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提供,展览在长沙市图书馆二楼展出,展期将持续到2022年2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