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入收藏
邮箱登录
首页
协会概况
会长致辞
协会简介
章程
现任常务理事会
现任副秘书长
理事单位
历任会长
机构介绍
重要新闻
会长活动
友协新闻
地方动态
友城查询
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中文(简)
中文(繁)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记住用户名
安全登录
登录
重置
首页
友协新闻
友协新闻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携贝因美共同发起“万园追梦行动”
6月29日,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下,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联合爱心企业贝因美共同发起的“万园追梦行动”—幼儿足球公益项目全国启动会暨百园园长幼儿足球发展论坛在全国对外友协礼堂隆重举行。“万园追梦行动”是“伴你成长基金”继“护眼联盟”之后推出的又一品牌公益项目,项目将推广幼儿足球进万所幼儿园,共同追寻中国足球梦,让中国百万儿童能够在3到6岁的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专业的指导。项目以“培植足球基因、培养足球兴趣、倡导竞合文化、培育体育精神”为宗旨,以“一盒奶、一个球,成就一代人”为口号。 活动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李小林会长在讲话中强调,“万园追梦行动”幼儿足球公益项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指示精神的切实举措,是落实幼儿足球发展的具体实施。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运行不仅对我国幼儿足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更将有力地推进青少年足球及校园足球的发展,并争取为其他足球项目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国家教委原专职委员、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郭福昌老先生在讲话中指出,开展幼儿足球项目,一是要扩大教练员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水平。二是要以教育为本,发展幼儿足球兴趣。三是要重视行业人才的培养。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足球普及为导向,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实现“足球崛起梦、体育强国梦、民族复兴梦”。 中国足协原专职副主席、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监事闫世铎先生指出,“万园追梦行动”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真正打开了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大门;二是可作为培育素质教育的典范;三是具有培养多维度、多元化优秀人才的意义。 爱心企业代表--贝因美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儿童慈善家谢宏先生在讲话中指出,“婴童强中国强,少年壮中国壮”,我们从幼儿足球起步,以球育人,培养儿童足球习惯,树立中国足球文化,切切实实地走出一条既符合足球发展规律、又适合中国实际的幼小足球发展路子。 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关工委专委会委员、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监事万选蓉教授介绍道,项目将至少持续五年,第一年计划在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浙江、湖北、广西和江西等8省陆续展开,每年都进行“三步走”行动。第一步,举办幼儿足球教师培训会,尽力填补幼儿足球教师师资的空缺。第二步,推广“万园幼儿足球系列活动”进幼儿园。第三步,通过“网络评选”及“万园幼儿足球嘉年华”的形式鼓励广大幼儿与家长们参与,从小培养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 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理事杨楠女士、深圳泰山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卞志勇董事长、北京博凯智业科技教育中心耿中津总裁,先后代表组委会成员单位发言,对本活动给予大力支持。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希奎先生和贝因美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谢宏先生代表组委会向万选蓉教授、国际著名幼儿足球教育专家殷红博教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幼儿园园长赵湘霞、红黄蓝教育机构总裁史燕来、贝因美妈妈大学负责人高致娟、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赵献荣、万国群星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白博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小雨姐姐等8位专家颁发了专家聘书。 最后,“世纪足球小姐”孙雯和8位特邀嘉宾分别表达了各自对项目的期待与祝福。孙雯发来祝福视频:“作为一个足球人,看到我们的青少年,尤其是幼童,能够通过足球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发展,我真的特别高兴,特别是足球也能给孩子带来更多身体功能、社交技能,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大家一定能感受到孩子身上发生的改变!” 特邀嘉宾刘爱琴女士寄语:“祝我国的足球发展壮大!” 特邀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德女士寄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踢球!”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全国营养餐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陈伟力女士寄语:“我们必须要抓孩子们,让他们在今后30年一定要给中国人争气,把我们的足球搞上去!” 中国老教授协会会长、新华社原党组副书记副社长徐锡安先生寄语:“年轻一代永远是中国的未来,中国老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永远支持、关于年轻一代的成长,共同实现足球中国梦。”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原办公室主任伊丽苏娅女士寄语:“足球宝贝们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几代人的中国足球梦,希望我们的足球宝贝们加油!” 全国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局原局长朱宗涵先生寄语:“足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全国妇联第五届书记处书记范崇燕女士寄语:“希望孩子在有趣的足球运动中,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贝因美创始人、儿童慈善家谢宏先生寄语:“希望我们的小朋友除了有好的奶粉喝,还把球踢好,然后跨界合作,万园追梦,梦想成真。希望世界杯早日到中国举办一次!” 在下午的百园园长幼儿足球发展论坛上,来自幼儿运动营养、幼儿运动心理、国际少儿足球培训、幼儿足球教育等四个领域的专家将为园长们分享多年幼儿教育的心得与实践经验。 让我们“为爱追足,伴你成长”,为促进幼儿足球的发展,为实现中国足球梦携手奋进! (本次活动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伴你成长基金”资助) (幼儿表演:《功夫足球》,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花园村幼儿园选送) (幼儿表演:《花球啦啦操》,由红黄蓝幼儿园选送) (幼儿表演:《幼儿足球操与幼儿激情啦啦操》,由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选送) “伴你成长基金”是由贝因美于2016年3月2日在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设立。双方达成10年捐赠意向,首批捐赠款物合计6400万元。2017年4月,启动“护眼联盟”公益项目,旨在倡议父母抵御蓝光,从小呵护宝宝视力,守护宝宝健康成长。2017年6月,启动“万园追梦行动”公益项目,倡导竞合文化,助力幼儿足球。
2017-06-29
查看详情
斯里兰卡摄影家来华进行摄影交流
为纪念中斯两国建交60周年,2017年6月20日至6月29日,斯里兰卡摄影家代表团来华进行摄影交流活动。作为“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和斯里兰卡”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之一,这是继中国摄影代表团5月赴斯拍摄后的又一项重要摄影交流活动。 代表团由斯里兰卡-中国协会一名代表及斯里兰卡两位资深摄影家组成,访问期间分别赴北京、山西、杭州三地进行摄影采风及交流活动。 6月21日,文化交流部马小明主任会见代表团。双方回顾了斯中协会及我会的友好交流历史,并希望斯方摄影家以此次摄影活动为契机,通过好的作品,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深化彼此友谊,促进共同发展。 在山西及杭州交流期间,山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田亦军、杭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邬莲平分别在当地会见了摄影团代表并与代表团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外,代表团还赴五台山、灵隐寺等佛教圣地进行佛教主题文化拍摄,并赴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及未来科技城等地进行参观、拍摄。 此次摄影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摄影家对中国悠久历史及发展现状的认识,增强了斯方人员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和信心。 双方摄影家的摄影成果将从8月份起在杭州、山西及斯里兰卡分别展出。
2017-06-29
查看详情
庆祝中国—圭亚那建交45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6月27日,庆祝中国—圭亚那建交45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拉友协会长马培华、全国友协副会长户思社、圭亚那驻华大使贝尼·卡伦以及部分国家驻华大使等约200人出席招待会。招待会前,马培华副主席简短会见了圭亚那大使卡伦。 户思社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圭亚那是英语加勒比国家中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中圭建交45年,是深化友谊的45年,是合作共赢的45年。愿中圭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稳步前进,弘扬两国传统友谊。 圭亚那第二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卡尔·格林尼奇发表祝贺视频,表示圭亚那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与帮助。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务实有效,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配合。愿圭中关系在下一个45年取得更大发展。
2017-06-27
查看详情
林怡副会长会见突尼斯新任驻华大使
6月27日,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怡会见了突尼斯新任驻华大使迪亚·哈立德。 林怡副会长欢迎迪亚大使来华履新并介绍了全国对外友协近年来同阿拉伯国家开展合作的情况。她表示,全国对外友协愿与使馆加强联系,推动两国开展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友好交流。 迪亚大使感谢林副会长拨冗会见。他表示,建交以来中突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突目前社会稳定,愿不断加强同中方合作。突尼斯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欢迎中方企业来突投资兴业,利用突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贸易环境开拓欧洲、非洲及阿拉伯市场。使馆视友协为重要合作伙伴,希望与友协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推动中突民间友好交往。
2017-06-27
查看详情
王晨会见日本遗孤代表团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2017年6月27日在北京会见了由理事长池田澄江率领的日本侵华战争遗孤代表团。 王晨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和平友好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主流。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遭受沉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战后中国人民以博大的胸怀,克服重重困难,收留并养育了近三千名日本遗孤。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国政府为日本遗孤回国寻亲提供了极大便利,迄今绝大部分遗孤已返回日本定居。回到日本后,日本遗孤铭记中国养父母的恩情,关心中国的发展建设,积极投身于中日友好事业,我们对此深表赞赏。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日双方应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沿着和平、友好、合作的正确方向发展。 日本遗孤代表团理事长和代表团成员表示,将永远铭记中国人民的养育之恩,衷心希望日中世代友好,愿做日中友好的桥梁,弘扬正能量并终身为此努力。 全国友协副会长宋敬武、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等参加了会见。 转载自:中国人大网
2017-06-27
查看详情
“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第五站“丝路·画”圆满落幕
6月21日,“盛世公主号”缓缓驶进泰国曼谷港,也揭开了“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活动最后一站“丝路·画”的序幕。6月21日至26日从泰国曼谷至中国厦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全国友协”)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道,携手为外国友人展示了中国艺术的深厚底蕴与中国媒体的开放发展。通过最后一站的文化交流,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与外国观众,都增进了对对方的理解与友谊,真正体现了“民心相通”的丝路精神。 丝路画卷连友谊 6月22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许仁龙为外国友人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画文化底蕴和绘画技巧的讲座,并专门介绍了他那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接待大厅的巨幅画卷《万里长城》。许教授讲到,2002年他耗时两个月,从山海关采风到嘉峪关,走完了万里长城,又用时半年创作了气势雄浑的《万里长城》。当得知将在“盛世公主号”展示自己的作品后,许教授既兴奋又紧张,深知机会难得,通过日夜不息的两周创作,他为外国友人精心绘制了邮轮停靠的12个沿线国家的标志风光,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称赞叫绝。 许仁龙教授还展示了他多年的书法造诣。6月24日下午在中庭广场,伴随着悠扬的“高山流水”配乐,许仁龙教授用篆书为观众即兴写出了“富贵吉祥”四个大字。许教授说,“富贵吉祥”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个词语,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百名观众早早到此等待观摩,他们既对东方文化好奇,又倾慕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 丝路故事媒体叙 6月22日下午,中国资深媒体人与外国友人开展了面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日报副总编王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李萍分别用英语发表了演讲,用媒体人特有的眼光,深入浅出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并通过分享亲身经历以及与现场观众互动,让观众不仅体验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也加深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王浩副总编向观众讲述了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历史故事,并从文化互通的角度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古丝绸之路一向被视为文化交流的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丝路精神的复兴与升华。” 此外,李萍副总编还向观众播放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制作的视频短片,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和传统幸运物等。她同时邀请观众分享自己所在国家的文化特色,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一位来自南非的观众说:“活动很精彩!特别是关于幸运物、幸运数字的互动环节,我认为非常有趣。” 丝路互动通民心 6月25日,“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特别活动接近尾声,但中国人与外国人互相分享、互相交流的故事仍在发酵升温。全国友协代表、邮轮主要负责人、中国书画界以及媒体界嘉宾集聚一堂,与外国观众共同回顾了这37天难忘的文化之旅、友谊之旅。全国友协民间外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新玉谈到,在过去的37天,我们组织五批不同的团体通过“丝路·缘”、“丝路·乐”、“丝路·秀”、“丝路·味”、“丝路·画”的主题文化展示,让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近7000多名游客对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游客非常感慨,认为从没有在任何一艘邮轮上体验过这样的文化活动,太好了! 6月26日清晨,“盛世公主号”停靠在了“海上丝路”的起点--中国厦门港,“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特别活动圆满结束。这37天首航不仅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也是中国和世界相识、相知、相交、增进友谊的航行。中国日报副总编王浩遇到了一位苏格兰老人。这位老人多年来一直与太太坐邮轮探索世界。两年前太太去世了,但已经为他预订好这张船票。虽然老人此次“海上丝路”首航独自一人,但他没有感到难过孤独,因为他认为“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这样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感动了王总。同样,也有不少外国游客羡慕中国人浓浓的亲情和家庭观念。正是这样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才能够互相理解,体现“和谐共存、互联互通”的“丝路精神”。全国友协民间外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新玉表示,本次首航活动是民间外交的一次创新尝试。国际邮轮之所以用“邮件”的“邮”,而非“旅游”的“游”,也许就是因为邮轮是一个信息传递站,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故事站。民心相通是构筑“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一条无形、厚重的精神纽带。全国友协将不断开拓创新,组织更多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用心、用情向世界人民讲述中国故事。 “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第五站沿线国家--泰国、越南、中国 媒体报道链接: 人民日报:http://app.peopleapp.com/Api/600/DetailApi/shareArticle?type=0&article_id=1786646_paper_1786646&from=singlemessage 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6/26/c_1121212555.htm 中央电视台:http://app.cntv.cn/special/cbox/detail/index.html?id=307a29efe8f340df81248a89869dbe8d&from=message http://app.cntv.cn/special/cbox/detail/index.html?id=6db327a97231459186b58571ad210cba&from=message 中国日报:http://www.chinadaily.com.cn/world/2017-06/22/content_29850746.htm http://cn.chinadaily.com.cn/2017-06/25/content_29877281.htm http://www.chinadaily.com.cn/travel/2017-06/26/content_29888171.htm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ttp://news.cri.cn/20170623/a337fe26-af8d-547e-5dd9-2e21fad47ad7.html http://chinaplus.cri.cn/news/china/9/20170624/6894.html http://news.cri.cn/2017-06-25/59e19c47-577d-aadb-7fdd-6a4542f2eda3.html http://news.cri.cn/2017-06-25/177267cd-acc0-fc6f-d9b5-f4ae2b669641.html http://news.cri.cn/2017-06-27/86ace083-9eb4-7828-c301-9585bf50b060.html
2017-06-26
查看详情
宋敬武副会长出席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代表团欢迎招待会
6月26日,全国友协和中日友协在京为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代表团举行欢迎招待会。宋敬武副会长、日本驻华使馆特命全权公使伊藤康一以及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 宋敬武副会长致辞 宋敬武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代表团大部分成员是日本侵华战争遗孤,由中国养父母收养并抚育成人。遗孤们回到日本后始终不忘中国人民的养育之恩,心系中国的发展建设,积极投身中日友好事业,致力于反对战争、守护和平。总结中日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衷心希望大家继续坚定中日友好信念,用亲身经历传承好历史记忆,传播更多和平、友好的声音,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池田澄江团长致辞 代表团团长、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理事长池田澄江表示,此次访华是为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再次感谢中国人民的养育之恩。日本战争遗孤都有两个家,一个家在东瀛,一个家在中华,今后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为日中友好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代表团表演节目 此次代表团主要由日本侵华战争遗孤及其亲属组成,于6月22日至28日访问哈尔滨、北京等地。在华期间,团员们看望了中国养父母及亲友,或为已故养父母扫墓,并分别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师生进行了友好交流。
2017-06-26
查看详情
谢元副会长会见美国阿拉斯加州州长夫人
6月23日,谢元副会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州长夫人、阿拉斯加儿童信托基金名誉主席唐娜·沃克一行。 谢元副会长介绍了全国友协的职能及其在友好城市、中美地方交流机制等方面开展的工作,表示希今后加强中国与阿拉斯加州在旅游、能源等方面的合作。 唐娜·沃克感谢我会的热情接待,表示通过此访对中国有了更深入了解,也将努力促进阿拉斯加州与中国未来更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2017-06-23
查看详情
林怡副会长出席中印友好文化交流节
6月23日,由中国印度友好协会主办、北京乐舞婆娑印度古典艺术中心承办的中印友好文化交流节在东图影剧院举行。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怡、印度驻华使馆二秘巴沙及印度驻华使馆副馆长夫人出席了该活动。 林怡副会长在活动致辞中表示,印度舞蹈历史悠久,深受群众欢迎,现在有越来越多中国民众学习印度舞。通过舞蹈的交流,中印两国人民能够更加了解对方的文化、走进彼此的内心。 中印文化交流节上,来自乐舞婆娑及东方歌舞团的演员们呈现了精彩演出。 少儿印度舞 双人印度舞
2017-06-23
查看详情
“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特别活动第四站成功举行
2017年6月15日至22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全国友协”)和嘉年华集团联合主办的“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特别活动第四站在马来西亚槟城港至泰国曼谷港成功举行。第四站以“丝路·味”为主题,主要展示川菜文化底蕴,进行变脸、茶道表演,介绍剪纸、竹编等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前夕,船上的外国友人听说将有机会品尝到川菜并体验四川特色文化时,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期待。为此,代表团精心筹备,希望为外国友人带来一次难忘的中国文化之旅。当东坡肘子、麻婆豆腐在船上亮相时,立即引起了外国友人的浓厚兴趣,很多人排队等候,只希望品尝来自中国的独特味道。 在浓浓的川味背后是中外方的共同努力。由于船上对食材有严格规定,必须使用外方提供的食材做菜。厨师们上船后发现缺少四川豆瓣酱和花椒油,没有这两样,就像川菜失去了灵魂。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吉隆坡一家餐厅找到了四川眉山“恒星牌”豆瓣酱和“黎红牌”花椒油,并将这纯正的四川味道接力运送到船上,这才保证了外国友人们品尝到正宗的川味。根据船上厨房规定,所有餐食须在专门厨房制作后运送至餐厅。由于第一天川菜得到了热烈反响,主厨破例同意让四川大厨们在餐厅现场制作川菜,向外国友人们现场展示制作过程,让更多人直观地看到、品尝到“丝路·味”。 中庭广场的快闪活动,每天轮流展示功夫茶、川剧变脸、剪纸和竹编表演。很多看过演出的外国友人,都对演员们称赞不已,纷纷询问下一场演出时间、地点和内容,并推荐给周边的朋友,通过不断地口口相传,快闪活动成为了很多人每天固定要去参加的“保留节目”。 “川味之夜”夜市上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外国友人们摩肩接踵,时而欣赏功夫茶、川剧变脸表演,时而亲身参与剪纸、竹编艺术,时而品尝四川的糖油糍粑和担担面,在浓浓的中国四川氛围中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夜晚,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很多外宾将剪纸和竹编作品珍藏起来作为纪念,有的在品尝中国茶之后还去商店专门购买。他们激动地说:“中国的味道和中国的文化都太有意思了!将来一定要到中国去看看!” 此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应邀专门登船为外国友人做了两场“认识中国”专题讲座,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小平做“认识熊猫”专题讲座,茶艺师蒋维民做“中国茶文化”专题讲座。丰富的讲座内容引起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广泛交流讨论。在交流环节,大家踊跃提问,还有人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特别活动第五站将邀请中央美院的艺术家们以“丝路·画”为主题进行交流和展示,敬请期待! 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622/c1002-29354711.html 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6/20/c_1121179823.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ttp://news.cri.cn/20170618/db6d9906-7a53-2eb6-1eb8-45a3827dba9c.html 中国日报:http://www.chinadaily.com.cn/travel/2017-06/20/content_29817308.htm
2017-06-22
查看详情
首页
272
273
274
275
276
末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