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友协新闻
友协新闻
户思社副会长赴澳门出席“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纪念周恩来总理珍品展”开幕式
2018年12月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华文化交流协会和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纪念周恩来总理珍品展”在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专题展厅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代理行政长官梁维特、我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孙达、我驻澳门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王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司司长谭俊荣、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赵炜、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顾问、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国防大学政治部原主任周尔均、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李沛霖、理事长崔世平,以及澳门特区政府、文化教育界嘉宾约100人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户思社副会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户思社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周恩来总理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全国对外友协一直遵循这一原则开展对外工作;同时,他一生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坚守信仰、牢记使命的崇高思想情操堪称每一个中国人的楷模。希望藉此展,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学习周总理的崇高爱国情怀,同时促进两地民心相通,深化两地交流合作,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契机,共同携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时代新篇。 澳门特区谭俊荣司长在致欢迎词时表示,周恩来总理在港澳同胞的心目中拥有无比崇高的威望,此展在澳门举办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相信全体澳门人民将化思念为力量,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更好地报效国家。 主要嘉宾在开幕式上致辞 驻澳门中联办孙达副主任、国防大学政治部原主任周尔均、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崔世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深深怀念,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历史时刻在澳举办此展意义重大。 嘉宾们参观展览 此次展览共分“昭”、“公”、“清”、“爱”四个部分,展出了中国及世界各国知名人士为周恩来总理撰写的题词、摄影珍品、图片资料,及周恩来同志亲属、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珍贵实物史料共137件,展品大部分为真迹原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开幕式后,当地市民和学生们认真观看了展览,并留言抒发了自己的心情。 热情观展及留言 本展于2018年12月5日至12月12日在澳举办,澳门多家媒体对展览进行了积极报道。 刘宏伟   摄
2018-12-05
查看详情
宋敬武副会长会见法国驻华使馆一等参赞
2018年12月5日,宋敬武副会长在全国对外友协会见了前来拜会的法国驻华使馆一等参赞贝家宝一行,就中法建交55周年庆祝活动进行初步探讨。 宋敬武副会长介绍了今年全国对外友协对法工作的具体情况及明年的工作计划,并提出明年初法国高访团访华期间举办中法建交55周年招待会的设想。 贝家宝参赞感谢全国对外友协为促进中法交流做出的贡献,并表示如果明年前三月有法国重要人士访华可请其在北京期间出席中法建交55周年招待会。 双方还就两国建交5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初步交换了意见。法国驻华使馆政务参赞高澜,欧亚工作部副主任张若宁出席了会见。
2018-12-05
查看详情
俄中友协原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成功举办
12月5日,俄中友协原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我会和平宫成功举办。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中俄友协副会长宋敬武、中俄友协副会长、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中俄友协顾问、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北京大学俄罗斯学研究所所长李明滨、俄驻华使馆文化参赞、俄文化中心主任梅丽尼科娃,以及来自中俄学术界、教育界、媒体界代表共50余人出席了活动。 双方与会嘉宾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就齐赫文斯基院士作为资深外交家和著名学者,为传播中国文化、发展中俄关系、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感情所做积极贡献进行了发言,气氛友好而热烈。 俄中友协原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外交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亲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苏建交等重大历史事件,著有大量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并主编被誉为俄罗斯汉学史里程碑的《中国通史》。 郑宸    摄
2018-12-05
查看详情
谢元副会长会见澳大利亚中国理事会主席史伟立
2018年12月5日,谢元副会长会见了来访的澳大利亚中国理事会(以下简称“澳中理事会”)主席史伟立一行。 谢元副会长会见澳中理事会主席史伟立 谢元副会长欢迎澳中理事会到访我会,并简要介绍了我会近年来在增进中澳人民友好、推动中澳地方政府合作方面的工作。谢元副会长指出,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中澳第一对友好省州建立四十周年,全国对外友协将继续为推动中澳友好关系做出贡献。 史伟立主席感谢谢元副会长拨冗会见,介绍了澳中理事会成立四十周年来的主要工作,并愉快地回忆起与我会的交往历程,表示愿意在下个四十周年加深与我会联系,推动澳中人民友谊向前发展。 刘伟  摄
2018-12-05
查看详情
宋敬武副会长会见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团
12月4日,宋敬武副会长在京会见以中国委员会委员长、日本电报电话(NTT)数据公司顾问岩本敏男为团长的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团,双方就中日关系、中日经贸合作和当前国际形势等共同关心的话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宋副会长表示,在中日两国政府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当前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呈现向好势头,日本经济界在其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日两国总理于年内实现互访,两国领导人也实现了多次会晤。希望日本经济界抓住机遇,与中方一道,推动中日经贸合作达到新高度,开创中日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岩本表示,日本视中国发展为重要机遇,日本经济同友会高度重视日中经贸交流与合作。愿以此访为契机,深入考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中方有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对话、增进理解、寻求合作,共同推动日中经贸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助力日中关系改善发展进程。 应我会邀请,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团于12月4日至6日来访北京、河北等地。在华期间,代表团还考察了雄安新区和清华科技园,并与中国企业家座谈。  
2018-12-04
查看详情
“中德全球化论坛”在柏林召开
12月3日,“中德全球化论坛”在柏林召开。本次论坛由我会、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和戴姆勒股份公司联合主办。宋敬武副会长、中国前驻德国大使马灿荣、德国联盟党议会党团干事长古伦德、阿登纳基金会国际部副主任普利斯出席论坛并致辞。30余名来自中德政治、经济和学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在这一背景下中德合作现状与前景进行深入交流。 宋敬武副会长致辞 宋敬武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纵观中德两国近代发展史,两国应该成为全球化坚定的支持者和维护者。我会愿把论坛机制化,就中德关系、中欧关系乃至世界性热点议题进行经常性讨论。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军辉出席论坛。 前驻德国大使马灿荣做主旨发言 德国联盟党议会党团干事长古伦德作主旨发言 阿登纳基金会国际部副主任普利斯致辞 戴姆勒股份公司驻柏林代表处执行主任霍特迈耶尔致辞 贝塔斯曼基金会代表巴施作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作报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作报告 德国前驻沈阳总领事卜布作报告 张骥   摄
2018-12-03
查看详情
林怡副会长会见科威特驻华大使
2018年12月3日,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怡会见了科威特驻华大使赛米赫·伊萨·焦哈尔·哈亚特。双方就成立科威特中国友好协会和中科友好委员会事交换了意见,就进一步加强中科民间友好交流工作达成共识。 科威特驻华使馆外交官、全国对外友协亚非部副主任李海陪同会见。 宫旭  摄
2018-12-03
查看详情
林怡副会长出席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
12月3日,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下简称机制)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办。机制中方主席孙春兰副总理、机制南非方主席艺文部部长姆特特瓦出席会议。林怡副会长作为该机制中方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 自2017年4月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启动以来,我会以中南地方政府交往为抓手,密切联系我会在南非的友好合作伙伴,积极推动中南地方政府交往,开展了系列中南地方政府交流项目。我会举办的中南建交20周年庆祝招待会、组织撰写的《中南友好城市发展报告》和系列中南地方政府交往项目,作为机制的重要交流内容在会议上向孙春兰副总理和姆特特瓦部长做了汇报。 中方机制单位外交部、教育部、文化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领导共计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南方主席姆特特瓦部长发言 刘宏敏 摄
2018-12-03
查看详情
第十三届锦湖韩亚杯中国大学生韩语演讲大赛北京预赛圆满结束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韩友好协会和韩中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锦湖韩亚杯中国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北京预赛今天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礼堂隆重举行。北京6所高校推荐的15位选手参加比赛。 比赛分为定题演讲和看图说话两部分,力争对选手的真实水平进行全面考量。最后北京大学的邓晨予同学荣获一等奖,北京大学的陈雅园同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周晓敏同学共同获得二等奖。他们将代表北京地区与其余7个分赛区选拔出的优胜选手共同参加12月21日至22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锦湖韩亚杯中国大学生韩语演讲大赛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最具权威的全国性韩语比赛之一,涵盖了中国国内所有开设韩国语本科专业的大学和部分专科学校,在各大高校具有较强影响力。
2018-12-03
查看详情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球气候治理与NGO贡献”中国角边会在波兰成功举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四次缔约方会议(COP24)于2018年12月2日在波兰卡托维兹正式开幕,这次大会是《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12月5日下午,我会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在此次大会期间举办了以“全球气候治理与NGO贡献”为主题的中国角边会。 中国生态能源部气候司副司长孙桢致辞,肯定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的作用,并强调了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和企业协同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赵大兴随后致辞,表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应该继续扩大过去的成绩,进一步配合政府做好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美大部吉拥军副主任从实践出发,分享了我会在气候变化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与美国加州政府在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合作和中国企业家南极倡议活动等。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教授则从学术研究角度分享了全球气候治理现状及中国今后应承担的责任。 来自波兰、马其顿和其他中国的民间组织代表分别进行了经验分享。 在最后的专题讨论环节,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张建宇、上海可持续环境能源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潘涛和国际气候行动网络主席全球能源政策高级顾问史蒂芬•辛格(Stephan SINGER)分别就部分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与现场的各国与会者进行了交流。 
2018-12-0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