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身边的国际社会’眼中的天津”第二届摄影大赛暨感知天津活动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天津市“十项行动”,鼓励“身边的国际社会”和外国朋友走进天津、融入天津、宣介天津,向世界真实、立体、全面、生动展示天津开放包容、活力友好的城市形象和高质量发展成就,由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局、中国日报天津站主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平区政府、天津经济广播支持,天津市文化旅游摄影协会、天津市城市国际化研究中心、天津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身边的国际社会’眼中的天津”第二届摄影大赛暨首场“身边的国际社会”感知天津活动于4月25日上午在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民园广场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各界外国友好人士,聚焦天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和“十项行动”,广泛征集摄影作品,展现天津城乡发展新貌、科教发展成就、港产城融合亮点、绿色生态美景和市民幸福美好生活。大赛作品征集从4月开始将持续到今年9月,期间,主办单位将结合“身边的国际社会”感知天津、“身边的国际社会”看振兴等活动,围绕大赛主题,组织外国友人深入天津市文旅融合知名打卡地、前沿科技与创新产业园区、港产城融合发展风貌、绿色生态乡村振兴特色点位、高品质生活场景等,开展摄影采风和感知体验活动,还将举办座谈交流等活动。在启动仪式上,天津市外办主任、市对外友协副会长栾建章向关注天津、热爱天津的各界外国朋友和对本次活动给予支持的各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通过活动,让广大外国朋友充分体验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融入到天津“十项行动”中,参与到天津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事业中来,搭建让世界了解天津,让天津走向世界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成为传播宣介天津的友好使者。天津师范大学留学生萨木是“‘身边的国际社会’眼中的天津”首届摄影大赛的获奖者,他表示,“感谢市外办和市对外友协举办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让我认真观察所生活的城市,深刻认识天津的魅力,收获许多新的朋友和成长的机会。”外国驻津商会、在津外国专家、企业、教师代表、外国留学生等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后,外国友人参观了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天津曲艺民俗魅力,拉开了摄影大赛和感知天津活动的序幕。
2023-05-22
查看详情
在沈阳外籍人士足球友谊赛启幕
2023年5月20日,“你好,沈阳”在沈外籍人士足球友谊赛在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拉开帷幕。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在沈外籍友人齐聚在绿茵场上,用不同的语言发出了共同的声音:“你好,沈阳!”“你好,沈阳”在沈外籍人士足球友谊赛是沈阳市强化“外事+”,打造“国际沈”和“你好,沈阳”全球推介活动品牌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在沈各国朋友搭建相互沟通、加深友谊、加强合作的交流平台,向世界展示开放、友好、活力、现代的“国际沈”形象。本次赛事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政府外办、市对外友协、市体育局和团市委联合承办。日本、韩国、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和在沈各界外籍人士代表300余人出席了活动开幕式。代表中、日、韩、德参赛的四支球队分别是:沈阳青联队、日本思米科技队、韩国阿里郎队和德国沈阳足球之友队。比赛将采用交叉落位制,赛程为期3天。沈阳市政府外办主任、市对外友协秘书长陈双伟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沈阳正围绕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面向东北亚开放新高地的总目标,不断丰富城市国际化品质和内涵,为在沈外籍人士营造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的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以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引领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希望更多国际友人在我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扎根沈阳、深耕沈阳、圆梦沈阳,共同绘就沈阳发展新画卷,共同谱写友好交流新篇章。在开幕式上,中外观众共同欣赏了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德国花式击剑和啦啦队等体育文化表演,体验了中外多元文化的交融互鉴。辽宁省对外友协,沈阳市政府外办、市对外友协、市体育局和团市委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2023-05-20
查看详情
“春天来了!2023辽宁中俄友好联谊会”在沈阳举行
为庆祝中俄建交74周年,促进辽宁与俄罗斯的民间友好交流,5月14日,“春天来了!2023辽宁中俄友好联谊会”活动在辽宁大剧院举行。此次活动由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共同主办,辽宁省中俄友好协会和沈阳俄罗斯画廊共同承办。辽宁省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省对外友协会长罗丽和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谢尔盖·契尔年科出席活动并致辞。罗丽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首战之年,辽宁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再次当选中国国家领导人后首访俄罗斯,两国元首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我们要紧紧抓住两国传统友谊和战略发展的新机遇,继往开来,踔厉前行,以文化交流为平台,以优秀文艺作品为载体,以品牌活动为桥梁,助力两国文化互鉴,厚植世代友好理念;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积极推进双方人员互访,为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做出新的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契尔年科感谢主承办单位为俄中文化、教育等人文领域合作做出的宝贵贡献,并表示音乐会的名称有着特殊的意义,既象征着季节的冷暖变换,也象征着后疫情时期俄中文化和人文领域交流的蓬勃发展,发扬了俄罗斯各地区和辽宁人民之间相互理解与睦邻友好的光辉传统。会前,罗丽会长、契尔年科总领事与辽宁省文旅厅、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歌剧院、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歌舞团、沈阳音乐学院来宾举行座谈,共同探讨辽宁中俄双方合作开展文化、旅游、演艺活动相关事宜。辽宁省友协二级巡视员贾桂芬主持座谈会。“春天来了!2023辽宁中俄友好联谊会”是第四届辽宁中俄经济文化座谈会系列活动之文化专场,以文艺演出为主要形式,演出内容既有体现中国文化的诗歌朗诵与中国功夫表演,也有体现俄罗斯文化的歌曲和舞蹈表演,充分展现辽宁中俄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以实际行动促进中俄民心相通。辽宁省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副主席、省中俄友好协会会长高鹏出席活动。来自主承办单位、辽宁省中俄友协理事单位、各市友协、辽宁省内7家高校、各主流媒体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联谊会。  本文由辽宁省友协提供
2023-05-14
查看详情
山东“黄河湾”国际青年汉语大赛圆满落幕
为激发国际青年更好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起文明互鉴、友好交流的桥梁。2022年10月,由山东省委外办(省对外友协)、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电视台共同主办,曲阜师范大学(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承办的“黄河湾”国际青年汉语大赛正式开启,自大赛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49个国家的近300名外籍青年踊跃参与。经专家评审,境内组共有25位选手入围决赛,境外组共有20位选手获奖。2023年3月24日,大赛决赛在曲阜圆满落幕。决赛现场,来自法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20个国家的25名选手以“我眼中的黄河”为题,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文化、黄河历史,分享关于黄河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思考与感悟,讲述“黄河故事”。加纳的麦克斯“我愿做保卫黄河、宣传黄河的践行者”慷慨激昂的宣讲掷地有声;法国的路易想把中国发展黄河的理念带回自己的国家;纳米比亚的琳达身着旗袍,唱着雄浑有力的黄河号子,让在场师生真切感受到“黄河是一部厚重的文化史,也是奋进的开放史”;肯尼亚的顾瑞秋讲述了她从青海黄河河段感受到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缅甸的尹润敏身着缅甸传统服饰,与大家分享了她外婆口中黄河是家的代名词的温暖记忆;俄罗斯的丽萨通过三里河文明的器物纹饰,讲述了东西方先民对大河之美的共同理解。最终,大赛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9名,并公布了境外组获奖选手名单。将在7月6日于山东举办的国际青年交流大会期间授予获奖选手“‘黄河湾’国际青年汉语之星”称号,并组织部分选手参加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开营仪式。
2023-05-08
查看详情
斯里兰卡来信:这笔捐助将在孩子们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笔捐助将在孩子们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近日,上海市友协收到斯里兰卡友好组织发来的反馈,感谢上海市友协协助联络上海市白玉兰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为斯里兰卡提供援助。故事还要从去年说起。2022年,斯里兰卡国内深陷严重经济危机,燃料、粮食、药品等必需品严重短缺,民众生活举步维艰。经市友协沟通协调,上海市白玉兰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向市友协在斯里兰卡的三家合作伙伴——斯里兰卡中国协会、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提供了援助资金。三家友好组织分别通过在当地购买生活、学习物资和紧缺药品、分发助学金等方式,帮助斯里兰卡青少年、孤儿和老年人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严重的群体维持正常生活,渡过难关。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用这笔捐款,给科伦坡市老人与儿童之家带去了生活用品和书籍,给斯里兰卡西方省、中央省、西北省部分地区学校带去了学习用书、书桌和电脑,使低收入家庭儿童、孤儿、在校贫困生拥有可持续学习的资源。学生们看到书桌和书籍后的笑脸让我们难忘,“我们珍视斯中友谊”他们说。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将收到的援助资金用于采购紧缺药品,捐至科伦坡里奇韦夫人儿童医院,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救治。科伦坡里奇韦夫人儿童医院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三级护理医院,每年为来自全国患有各类疾病的数以千计的儿童提供救治。捐赠仪式在里奇韦夫人儿童医院礼堂举行。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参赞陈湘源、斯里兰卡卫生部医疗用品司副司长也出席了活动。科伦坡里奇韦夫人儿童医院发来感谢信表示:“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经济危机,基本药物、手术耗材和实验室耗材严重短缺,导致我们在收治病人方面面临困难。我们非常感谢您在这个困难时期的支持。”斯里兰卡中国协会用这笔援助款为斯里兰卡中小学生提供助学金,受助学生遍布斯里兰卡全境。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正如斯里兰卡中国协会在来信中写道的:“从古至今,尤其是自1952年以来,斯里兰卡和中国始终保持着特殊而长久的双边关系。我们很高兴,由于这一善举,我们对彼此的善意和友谊有了长足的进步......斯里兰卡人民将满怀感激之情,将您的捐助之举铭记在心。斯里兰卡和中国友谊万岁。”本文由上海市友协提供  
2023-04-28
查看详情
文化交流之窗新开在这所美丽的学校
一座仿古书架,两把传统竹椅,一对老式木窗,一排排书籍……在上海美国学校的图书馆,有这么一个充满中国气息的角落,这就是上海图书馆与校方合作建立的“上海之窗”。2002年起,上海图书馆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上海之窗”应运而生,通过向海外图书馆及藏书机构捐赠国内出版的图书,介绍中国历史和文化。20年来,“上海之窗”正逐渐建设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桥梁和纽带。在上海市友协的牵线搭桥下,现在,这扇文化友谊交流之窗也在上海美国学校打开,这也是全球第178扇“上海之窗”。4月25日,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徐强与上海美国学校浦西校长克里斯托弗·亨利进行交接仪式,上海市友协副会长景莹、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李维平参加仪式。美国学校不少学生接受双语教育,有学生代表说,当需要阅读中文书籍时,他往往会去上图借阅,现在“上海之窗”项目能让他们更方便地接触上图的丰富馆藏,阅读高质量的中文书籍,更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校方也对上图的帮助表示感谢,亨利认为,让更多的孩子对中国有真切的了解非常重要,这给未来他们从事中美交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与会嘉宾欣赏了学校YML交响乐团的表演。去年,他们在线上录制的表演曾收获了无数好评,现场表演更是精彩纷呈。他们中的不少人即将毕业,返美就读大学。他们将带着友谊的种子,开始下一段人生经历。本文由上海市友协提供  
2023-04-25
查看详情
沈阳市友协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国际关系局连线共商友好携手谱写中俄友谊新篇章
4月24日,沈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国际关系局召开视频会议,就两市开展多领域友好往来进行交流。沈阳市外办党组成员、友协副秘书长刘振宁,符市国际关系局局长茹拉维尔出席,沈阳市体育局、文化旅游广电局、沈阳化工大学与符市企业经营发展局、文化局、体育局及教育局负责人分别交流发言。刘振宁表示,沈阳与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城市及各自国家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两市开展交流合作是落实两国元首联合声明的具体举措,对活跃东北-远东互动,带动两区域发展、促进两国人民民心相通、实现两国合作共赢有积极示范效应。茹拉维尔表示,中俄两地城市往来密切,沈阳与符市交往拥有良好的民间基础、历史经验和广阔的合作发展前景,开展友好交流将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开启两市友好交往新局面。双方代表结合两市实际,围绕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及教育等领域交流进行了热烈讨论。双方商定,根据两市体育赛事开展情况进行互访参赛,筹划艺术家、艺术场馆交流,深化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合作,结合两市直航航线举办首航仪式并实现旅游互访,开展大专院校联合办学等项目,近期两市相关部门将根据会议共识筹划组织交流项目。会上,双方发出诚挚的访问邀请,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开展互访,希望这次会议成为未来长期合作的起点,为两市加深友谊、互利共赢打下坚实基础,共同推进中俄友好合作。本文由沈阳市友协提供
2023-04-24
查看详情
辽宁省中外民间友好联谊会在沈阳召开
4月21日,由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辽宁省中外民间友好联谊会”在沈阳召开。外国驻沈阳8家总领事馆及商会代表、辽宁省友协常务理事和企业类会员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辽宁省友协党组书记、会长罗丽出席活动并致辞。罗丽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一季度以来,辽宁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愿积极发挥民间优势,携手辽宁中外各界朋友,积极参与到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继续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积极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为外国驻沈各领事馆、各商协会、省友协会员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增进辽宁人民与各国友人的情谊,推进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会上,辽宁省友协副会长徐刚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理事之家”建设有关情况;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理事单位代表介绍了企业“走出去”发展经验;外国驻辽机构人员介绍了本机构情况及与辽宁企业交流合作的意愿和设想。会议邀请了省内专家以“抢抓‘RCEP’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国际合作能力”为主题为与会人员授课,推动会员单位抢抓RCEP生效和实施的机遇,充分利用RCEP相关合作规则,助力深化辽宁与RCEP其他成员国间的务实合作,为辽宁振兴发展贡献力量。本文由辽宁省友协提供
2023-04-21
查看详情
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在山东开营 ——山东打造第二个中外青少年交流实体
4月19日,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在山东东营举办开营仪式。交流营由山东省委外办、省对外友协、省教育厅、东营市政府主办,东营市外办、市对外友协、、市教育局、东营职业学院、东营市文旅集团承办。来自中国、巴基斯坦、阿联酋等14个国家优秀青年代表等8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交流营活动为期3天,内容丰富多彩,包括黄河文化非遗手作体验、新汇东海岸赶海拾贝、黄河入海口参观、露营帐篷、篝火晚会等。各国青年在了解黄河文化、感受黄河精神的同时,增进了解、深化友谊。2022年11月,山东省委外办、省对外友协、省教育厅联合东营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将东营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作为交流营实体,以“黄河文化”为特色,建设体验式、立体式、多元化、趣味化黄河文化体验实践中心,面向国际青少年开展“丈量黄河”“守护黄河”“发现黄河”“家住黄河”等活动。这是继2021年山东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济宁共建“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后,山东省打造的第二个中外青少年交流实体,旨在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创新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青少年国际交流平台。目前,交流营已建立三方工作协调机制,制定2023年度工作计划。下一步,将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创新创造能力,着力推动营地建设有关工作落地达效,确保营地生命力和活力。本文由山东省友协提供
2023-04-19
查看详情
国际友人说青岛 ——讲述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青岛声音,提升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能级,青岛市外办推出系列专题片《国际友人说青岛》,邀请青岛市荣誉市民、经济顾问、琴岛奖获奖者等获荣外籍人士讲述其正在经历的青岛发展故事。蒋百德,青岛市经济顾问、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作为拥有20余年专业工作经验的资产管理专家,蒋百德主持了青岛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暨私人银行的筹建工作,带领着青岛市首家法人外资金融机构不断做大做强。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我市与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的合作成为中意金融领域合作的标杆,青岛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也结下了累累硕果。第一期专题片就让我们共同关注蒋百德亲历的中国首家外资基金销售业务牌照落户青岛的过程,听听他对中国和青岛金融业发展的真知灼见。“住在中国,我跟着时代一起在进步。中国的创新精神令人敬佩,这里充满活力和动力。对我来说,中国是未来。”蒋百德来自意大利,在分享是什么吸引其来中国时,他表示自1998年作为旅客来到中国后,便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生机勃勃,这让他非常震撼,很快便迷上了中国。快速发展的中国给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欢迎新想法、新思路,并乐于推动项目落地,让“喜欢做事”的他产生了强烈共鸣。“中国给了我们更多的发展机遇,我们也跟随中国的快速发展不断成长。”因金融与青岛结缘十余年后,蒋百德已经成了能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老青岛”。他带领的意才是我国第一家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的外资银行子公司,也是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成立以来,首家获批的外资基金销售机构。这些来,见证了青岛金融业厚积成势,也见证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落地青岛,蒋百德对青岛发展金融的思路非常认可,对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充满期待。除了金融业的发展机遇,青岛良好的营商环境,优美的山海风光、迷人的万国建筑、浓郁的国际化氛围,以及醉人的烟火气息都是吸引蒋百德留在青岛的原因。工作之余,他一直致力于推动青岛与意大利的经济文化交流,希望能让更多意大利人知道青岛这座“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也为青岛市民带来耳目一新的意大利文化体验。他正在积极推动筹建青岛意大利经贸文化协会,为青岛与在青意大利企业建立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蒋百德和不少在华的外国友人有着共同的心声——在中国,不仅安全,也很便捷。在青工作生活多年的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观察——中国人真的很努力,他们对待工作可以用“奋斗”来形容。“这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也让我大开眼界。”蒋百德直言在青岛工作让他也耳濡目染了“奋斗”的劲头,并感谢青岛给了他那么多的好机会。“无论以后我去哪里,都会带着这些知识,这些美好的回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中国、到青岛,了解青岛丰富的文化,认识热情的青岛人,来看看青岛令人目瞪口呆的漂亮风景和发展速度。”本文由青岛市友协提供 
2023-04-0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