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4年和2025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我会作为交流年牵头单位,负责统筹协调各项活动。交流年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
一、“更懂中国”对话会在北京举办
2025年3月18日,中国—东盟中心(ACC)在北京举办“更懂中国”对话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教授、国家行政学院企业经济和管理教研室主任徐杰教授,介绍“两会”成果以及中国发展战略为地区带来的机遇。
其间,参会外交官与学者们展开热烈互动,就一系列话题展开交流,涉及新质生产力为中国东盟合作带来的机遇、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对地区国家的影响、外资流入中国的监管政策、所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问题、美国发起的科技竞争对世界的负面影响,以及军费上涨趋势与地区安全影响等。东盟成员国和南亚国家驻华使馆外交官,以及中国外交部亚洲司代表参加了此次对话会。
二、第二届京津冀东盟国家学生“我与中国”中文故事视频总展演活动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
3月19日,第二届京津冀东盟国家学生“我与中国”中文故事视频总展演活动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语合越山海 心桥向未来。
“我与中国”短视频赛事活动立足京津冀,面向东盟10国学生和京津冀东盟留学生,已开展两届,提交作品近800件,参与活动师生近8000人,深受东盟国家学生喜爱。继首届赛事后,影响力持续扩大。在今年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中泰友谊金色50年背景下,第二届“我与中国”中文故事视频展示活动一经发布即受到热烈反响,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文莱、老挝、菲律宾等国建立了海外组织机构,大批东盟10国的在校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参赛作品和规模实现了翻番。
三、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广西南宁举行
4月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开幕式在广西南宁举行。
本届活动以“山水相连 文明互鉴”为主题,汇聚来自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的非遗精品,并联动吉林、新疆、云南等省区的非遗资源,开展非遗展演、非遗巡游、非遗集市、非遗展览、非遗交流会等五大主题活动,打造一场传统与创新碰撞、民族与世界对话的文化盛会。
四、苏州—东盟人文交流主题邮票展开幕
4月18日,“山水相连 美美与共”苏州—东盟人文交流主题邮票展开幕式在苏州博物馆举行。
本次邮票展精选了1000余件邮品,汇聚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联合发行的邮票、建交纪念邮票,东盟国家特色邮票,回溯了中国与东盟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历程,全方位呈现东盟各国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同时,将苏州的古典园林、丝绸刺绣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瑰宝逐一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