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地方动态
上海市大学生参加长崎县举办的“孙中山&#...
上海市大学生参加长崎县举办的“孙中山·梅屋庄吉课堂”中日青年交流活动
时间:2015-04-15      供稿单位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打印
字号:

3月初,根据上海市与长崎县2014年度的交流协议,应长崎县政府的邀请,我会组织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共7人赴长崎县参加了为期5天的“孙中山·梅屋庄吉课堂”中日青年交流活动。该活动由来自中日双方的各20名青年参加,除了我会派遣的上外、上师大的师生外,日方还邀请了福州大学、湖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学生,日方的青年均是来自于长崎大学、长崎县立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等长崎县内的大学生。

一、长崎县政府高度重视本次中日青年交流活动

今年是长崎县首次举办“孙中山·梅屋庄吉课堂”中日青年交流活动,县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在抵达长崎第一天的开课仪式上,长崎县知事中村法道亲自出席,发表讲演,表示长崎县几十年来一贯致力于中日友好,围绕“孙中山·梅屋庄吉”主题开展与中国的友好交往是长崎县的重要工作,在中日关系处于困难时期,长崎县将缅怀中日先贤的丰功伟绩,学习先贤,为改善中日关系做出努力。参加“孙中山·梅屋庄吉课堂”开课仪式的,除了两地的大学生、长崎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外,还有许多普通的市民。当晚,长崎县举行欢迎宴会,长崎县副知事里见晋、长崎市市长田上富久、长崎县前知事高田勇、中国驻长崎总领事邓伟等出席,并分别致辞对活动的举行表示祝贺,对来自上海、福建和湖北的大学生们表示欢迎。

为了举办好这次青年交流活动,去年长崎县还专门派出工作组来访,与我会进行了协商,听取我会的意见和建议。

二、交流活动内容丰富

活动期间,长崎县邀请梅屋庄吉的曾外孙女小坂文乃女士在去年正式开放的孙中山·梅屋庄吉博物馆为两地大学生介绍孙中山和梅屋庄吉交往的历史,邀请中国驻长崎总领事邓伟、东京的东洋学园大学教授朱建荣来授课;日方还安排了三次两地大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围绕“两国青年在目前中日关系的形势下怎样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做些什么”以及“中日两国在文化、观念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异同”等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总结会上每个小组轮流发表了对两国民间交流、文化交流和青少年交流的思考和交流企画方案;在听讲座和开展分组讨论以外,两地大学生还共同到长崎县内的农家住宿,体验农村生活。

长崎县还安排NHK长崎支局和长崎放送报道和采访本次交流活动,并连续几天在长崎的电视媒体中播出。

三、中日双方大学生的感受

这次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到了两地大学生的欢迎。通过5天的朝夕相处,两地学生从陌生到熟悉,期间交流了思想,增长了见识,建立了友谊。大家在交流中坦言,由于中日两国关系跌入低谷,尤其受双方媒体的影响,都对对方国家抱有不同程度的误解。一位日方的大学生讲了这次之所以报名参加交流活动的原因——媒体上大部分都是关于中国负面事件的报道,总觉得不可信,所以想要通过中国的大学生来了解真正的中国;还有一位大学生表示自己希望到中国来留学,但父母有所顾虑,因为担心中国像伊斯兰国那样的不安全,通过这次面对面的交流,发现这种认识其实非常的幼稚和可笑,这同时也印证了双方开展交流的必要性。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位大学生在感想文中写道,日本是与我们中国一样,有着好客、热情、善良这些人性之本,中日两国,需要的正是这种面对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够让两国人民不受舆论的导向,去彼此了解真正的样子。另一位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对在农家住宿的经历是这样描写的,一开始我们对民宿体验充满了不安,可是当我们发现接待方待我们如自己的家人一样的时候,心中的不安全都消失不见,只感到满心的温暖。参加本次活动的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从青年交流改善中日关系的角度进行了思考,表示近段时间中日关系遇到了不少问题,短期可能难以看到实质的好转,但通过青年间的交流可以看到双方青年最基本的观念、意识和理想是一致的,有共同的话题,能够聚到一起,中日政府层面的交流虽然遇到了很大困难,但这样的民间青年交流活动还应当继续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