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间外交经验交流材料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虽然经济总量和繁荣程度远不及沿海和内地省份,但我们的地缘特色和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因此,我省民间交往工作主要是立足地缘特点、资源能源、民族文化等特色优势,与世界各国人民广泛交流,不断拓展民间交往领域、创新民间交往格局,促进与各国民众加强了解、建立友谊、发展合作。
一是依托生态保护,增进与东南亚国家人民友谊与合作。据有关资料显示,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青海。江河源区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供应,不仅为西部地区开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也为我国及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我们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加强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联系,进而推动与整个东盟和大洋洲地区的合作。2012年,我省友协在菲律宾举办“青海文化周”暨“大美青海旅游推介会”,在印度新德里举办“中国藏毯国际展览推介会”,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举办“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去年10月20日至29日,我们与澳大利亚企业签署了6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达15亿美元,在越南成功举办了“中国青海(越南)商品博览会”。
二是依托友城平台,拓展与东北亚国家人民交往渠道。在我省西宁市举办了三届“夏都国际论坛暨西宁国际友城论坛”,今年全国友协又在西宁举办了“夏都国际论坛暨凉爽城市国际论坛”,以此进一步加强我省国际友城交流,拓展友城交往,推动友城合作。根据我省与日本、韩国合作的“一村一品”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省农业一线技术人员5批110人次赴日韩考察,邀请日本专家来我省讲学,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500人次,大通县新庄村温室黄瓜生产基地还代表中国获得世界一村一品推进促进会表彰。此外,通过民间交往渠道,日本小岛企业集团无偿援助青海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用于建设“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小岛柳湾彩陶博物馆”等文教设施,小岛企业的两任社长都是我省“荣誉公民”。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托友城关系平台,拓展民间交流渠道,深入挖掘合作资源,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进一步推动青海与东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
三是依托绿色发展,促进与周边各国人民交流合作。早在2008年,我们就确立了“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又在2009年适时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重大战略。我省在建立了占地30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盐湖化工循环型产业链、油气化工循环型产业链和高原特色生物产业链等已初具规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在新能源方面,太阳能并网容量已达到200兆瓦,2016年有望达到2000兆瓦,规划2020年达到1万兆瓦。青海氯化锂储量占中国90%以上,占世界的1/3,我们运用先进的盐湖提锂技术,已形成了产业化基础,这为发展与锂电池关联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提供了关键支撑。我省的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已形成规模,在俄罗斯赤塔州租地2万亩试种小麦、燕麦、油菜等农作物,并在俄伊热夫斯克市,输出马铃薯等蔬菜种植技术,开展农业设施建设。此外,在我省举办的15届“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已成为青海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特色,借助国家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难得机遇,依托民间交往平台,大力宣传推介我省绿色发展战略,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吸引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资源、能源、技术交流合作,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合作双方民生改善。
四是依托民族文化,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人文交流。青海民族多样、文化多元,人文特色优势明显,民族自治区域占总面积96%,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青海就有6个。我们以玉树地震恢复重建为契机,倾注大量财力、物力,加强藏区基层设施建设,发展农牧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热贡艺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业人员多且已形成产业规模。我省撒拉族和土库曼人在历史上同属突厥乌古斯部,在土库曼斯坦被认同为“中国撒拉尔土库曼人”。我们适时安排藏区团组出国举办或参加展览、演出、论坛等涉藏专题活动,安排藏区优秀藏学学者、藏医药专家赴国外开展学术交流。近几年,我们积极组织我省民间艺人赴奥地利进行皮影艺术交流演出。组织我省撒拉族少儿艺术团赴土库曼斯坦参加“阿瓦扎-友谊之乡”国际天才儿童艺术节。还邀请南非艺术代表团参加“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和“青海民间工艺美术品展”。此外,在我省举办14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7届“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2届“青海国际冬虫夏草暨藏医药展交会”、4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等大型经贸、体育、文化活动中每年都有不少中东、西亚、南亚国家客商、运动员参与其中。今年3月,我们在犹他州希伯城举办“丝绸之路与大美青海摄影艺术展”,向美国公众介绍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文化遗产和展示大美青海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促进犹他州人民对青海特色文化了解,加强中美地方文化交流。6月,在“青海-犹他绿色合作伙伴”框架下,由青海大学医学院研究中心和犹他大学医学院在西宁市联合组建“青海—犹他高原医学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今后,我们还将积极推动我省区域特色资源走进中东、中亚、西亚、南亚,增进青海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互动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