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至10日,应波兰克雷尼察经济论坛组委会和捷克-斯洛伐克-中国商会邀请,“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第五站:丝路驿站·小镇在波兰和捷克成功举办。全国对外友协谢元副会长率来自内蒙古、河南、四川、福建4个省(自治区)的市县代表一行24人出席了第28届克雷尼察经济论坛和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城市合作论坛,并访问捷克。
本届克雷尼察经济论坛主题为“共同价值的欧洲还是共同利益的欧洲”,吸引了来自欧洲、亚洲以及美洲的5000多位政、商、学界代表参加。论坛为期3天,共有180场专题讨论,主要探讨中东欧地区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议题,以及健康保护、创新、安全、商业、文化和媒体等话题。这是研究中心第四次组织县长代表团参会,谢元副会长及11名市县代表在5场分论坛发言,就“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县域发展、食品安全、空气污染治理等议题与各国代表展开积极对话。
在主题为“新丝路合作:政治风险和经济机遇”的专题论坛中,谢元副会长向与会嘉宾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理念,强调“一带一路”不是地缘战略和零和博弈的竞技场,也非封闭排他性利益集团,而是通过磋商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他表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角戏,而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合唱,将带来更多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机遇,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波兰财政部国家国库管理局负责人马里安·巴纳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尔盖·阿方特谢夫、意大利威尼斯港口管理局主席皮诺·墨索里诺、阿联酋东方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莱莎·强迪、亚美尼亚斯拉夫大学教授海兰特·博加特等发言嘉宾纷纷表示,这样的对话将有助于逐步将”一带一路”倡议由愿景向务实推进。
在论坛框架内,全国对外友协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城市合作论坛。市县代表们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在县域发展、清洁能源、文化体育交流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并积极探讨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加强地方交流合作。会后,论坛组委会主席齐格蒙特·贝尔德霍夫斯基会见了代表团,他表示:“这几年中国代表团的到来赋予经济论坛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中国议题已成为经济论坛不可或缺的话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对欧洲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大,希望论坛能助力‘一带一路’发展,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地区间的合作,成为各方商讨‘一带一路’发展的有效平台。”
论坛召开期间,波兰民主左派联盟党副主席克里斯托夫·格科瓦斯基和克雷尼察市市长戴瑞·雷斯克分别会见了代表团,就促进中波友好交往交换意见。克里斯托夫·格科瓦斯基强调,波兰地区政府、协会对中国仍缺乏了解,日后应增加两国人员互访,在两国人民间建立更深厚的友谊。他表示:“很久没有这样的机会深入了解中波合作发展前景,两国在脱贫、养老等方面都可在县市层面展开合作,相互借鉴在落实政府政策方面的经验。”
论坛结束后,代表团前往捷克,拜会捷克州市领导、大学和研究所等,就中捷创新合作、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
捷克奥洛穆茨州副州长扬·扎赫达尼切克在会见代表团时表示,奥洛穆茨州已与中国云南省和福建省缔结友好省,奥洛莫茨市也和昆明市缔结友城,奥洛穆茨州期待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与中国更多市县增进合作,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捷克-斯洛伐克-中国商会副主席麦克·奥伯尔尼在座谈中表示,中国是捷克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商会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捷友谊,在捷克新老政府交替的时候尽力保持中捷双方的稳定联系和友好关系,为切实推进双方在经贸、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9月8日,代表团拜会我驻捷克大使馆,与陈建军代办举行座谈,捷中商会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上,陈建军代办向代表团介绍了中捷发展现状,他表示,近年来,捷克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对华友好关系。2016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双方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在中国各级政府和商协会组织对捷克访问频繁,组织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推介会、洽谈会等。捷克政府也积极参与在“一带一路”和“16+1”框架下与中国的合作。使馆愿意为促进两国县域合作、互利共赢牵线搭桥。
“重走古丝路 奏响大合唱”特别活动于8月28日在北京启动,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波兰、捷克、法国、荷兰等7国9个驿站,以商贸洽谈、青年论坛、文化展示、体育交流等多种形式,旨在推动经贸互通,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丝路驿站·小镇是该系列活动的第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