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全国对外友协”)率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走进芬兰圣诞村―罗瓦涅米,借每年一度隆重的圣诞亮灯仪式,与西方世界喜爱的圣诞老人一起,从北极圈向世界发出和平的呼唤。中国驻芬兰共和国大使陈立、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谢元以及罗瓦涅米市长艾斯克·罗特沃宁共同出席了圣诞亮灯仪式系列活动。
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增进中芬友谊
11月18日下午2点半,位于北极圈分界线66°33' 07''处的圣诞村一片银装素裹,合唱团的孩子们身着靓丽的唐装,快乐地唱着圣诞歌、芬兰歌和中国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使许多外国友人感动;孩子们向外国友人送上中国结和红灯笼,美丽的歌声与热情的拥抱拉近了孩子们与外国友人的距离。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等待一个神秘嘉宾的出现。16时30分,从圣诞小屋走出一位身着红袍的长胡子圣诞老人,边走边挥手向大家问候。在圣诞歌声中圣诞老人宣布圣诞季正式开始,全小镇灯火通明,五颜六色,人们欢呼雀跃,迎接一年一度的圣诞季开始!圣诞老人与孩子们一起唱响《和平颂》。陈立大使兴奋地表示:“今天罗瓦涅米举行了传统的圣诞亮灯仪式,选择在这一天唱响《和平颂》,与圣诞老人一道将和平与欢乐之灯亮起,具有特殊意义。”
罗瓦涅米市长艾斯克·罗特沃宁表示,习近平主席早在2010年以国家副主席身份到访罗瓦涅米,并提出要大力加强两国人文交流,希望中芬友好代代相传。谢元副会长说,今年11月,李克强总理和张德江委员长分别在北京会见了芬兰议长洛赫拉,再次将人文交流提到一个重要高度,希望中芬两国加强人文交流,尤其是青少年的交流。此行恰逢其时,也是加强两国人文交流的具体体现。
以音乐为契机,呼唤世界和平
1955年,全国对外友协邀请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领衔14位画家联袂为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巨幅国画《和平颂》,自此与芬兰结下不解之缘。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对外友协特别创作歌曲《和平颂》,希望能再次用音乐这一人类共通的语言,向世界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发出和平的呼唤。
2016年,《和平颂》世界巡唱特别活动正式启动,首站走进巴以地区,用歌声呼唤和平。
今年适逢芬兰独立100年纪念,全国对外友协为再续前缘,应芬兰罗瓦涅米市政府邀请,率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走进芬兰圣诞村,在圣诞亮灯仪式上,唱响《和平颂》,寓意东西文化,相映生辉。
19世纪,由德国诗人席勒作词、贝多芬谱曲的《欢乐颂》,以一个简单优美的旋律用“欢乐”影响世界。21世纪,我们希望由中国人作词谱曲的《和平颂》唱响世界。
媒体报道链接:
中央电视台:
https://www.newscctv.net/219news/video.html?videoId=B7D205C8-A799-F170-015C-1C9DE8384497
中国日报:
http://cn.chinadaily.com.cn/2017-11/20/content_34771160.htm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https://gbtimes.com/chinese-children-sing-for-santa-at-christmas-opening-in-lapland
http://dk.gbtimes.com/kultur/kinesisk-boernekor-synger-julen-ind-i-lapland